浅谈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现代美学
本文选题:中国现代美学 切入点:美学思想 出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浅谈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现代美学杨兆平本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是中国古典美学向中国现代美学嬗变、转进的历史时期,是一个从封闭的古典美学走向开放的中国现代美学的转折时期,也是一个在建树现代美学过程中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如李大钊、陈...
[Abstract]:The Chinese Communists and the China modern aesthetics Yang Zhaoping of this century from twenty to 40s, is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to modern aesthetics of Chinese, turned into a historical period, is a turning period from classical aesthetics closed to open Chinese of modern aesthetics, but also a contribution to modern aesthetics in the process of final acceptance of Marx's aesthetics an important period. China Communists such as Li Dazhao, chen...
【作者单位】: 河南工艺美术学校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建续 ,方卫渤;美军观察组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正式接触的开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科学的理论 伟大的实践——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J];哲学研究;1981年06期
3 张钟 ,陈志莹;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的创立经过[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4 石越;“中国共产党”名称的出现[J];史学集刊;1982年04期
5 刘志一;如何评价王国维和蔡元培的美学理论?[J];学术论坛;1982年03期
6 王健英;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的变化概况[J];近代史研究;1983年01期
7 童志强 ,周蕙;对一九二二年四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的质疑——与道夫·宾先生商榷[J];近代史研究;1983年03期
8 刘纲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美学[J];江汉论坛;1983年04期
9 刘志一;“五四”时期前后我国美学研究状况概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10 王阿寿;关于红二十军及其领导人[J];近代史研究;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傅常青;;“三个代表”思想与中国共产党80年[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杨梅枝;;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振斌;周树德;;永葆共产党生机与活力的光辉学说[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主题、源泉[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诚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新之路[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曹军;;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的基本历史经验[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祝全永;;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联姻——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二维理论抉择”[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吴保民;;一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奋斗史[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晓玲;以“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建[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3 记者 刘云非;尉健行会见尼日尔客人[N];人民日报;2000年
4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马思忠;努力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人民政协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记者 李诗佳;温家宝会见日本客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夏国洪;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航天报;2001年
7 同心;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N];中国贸易报;2001年
8 省政协副主席 省民盟主委 王耀华;永不改变的选择[N];福建日报;2001年
9 刘永艳;“三个代表”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逻辑产物[N];工人日报;2001年
10 ;实事求是 把握规律 高瞻远瞩 统揽全局[N];经济参考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勇;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邹铁力;中国共产党的私营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钦伟;论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的几个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潘舰萍;论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付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构想与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霍婧;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之奠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康鸿;对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回顾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郑莹;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演进[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高津滔;试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田慧萍;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述论[D];郑州大学;2002年
9 黄艳;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杜雪晖;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37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3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