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悲剧的美学价值对于当下影视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本文选题:悲剧 切入点:美学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人类所创作的一切艺术形式都是对应着人类不同审美需要产生的,作为一种古老而且带有原始色彩的艺术形式,古希腊戏剧对世界各国的戏剧艺术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以三大悲剧家闻名于世的古希腊悲剧凭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备的表现形式,最终奠定了西方悲剧严肃、庄重、宏大、高贵的气质底蕴,而且影响也一直延续至今,对比当下格调、参差不齐的的影视作品,虽然有些作品能够通过戏剧冲突和塑造悲剧人物来表现悲剧的魅力,通过流露出浓烈的悲剧情怀从而打动观众,赢得好评。然而也有一些作品缺少对于悲剧精神的起码认知,陷入了单纯编织"悲剧"的逻辑之中,因此重新梳理古希腊悲剧的美学形式和价值意义,进而试图对悲剧的内在形成机理和演变逻辑形成系统的认知和关照。这样对于当下的影视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All the artistic forms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needs of human beings. As an ancient and primitive art form, ancient Greek drama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ramatic arts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particular, the tragedy of ancient Greece, famous for its three great tragedies, with its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and complete forms of expression, finally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eriousness, seriousness, grandeur and nobility of the western tragedies, and the influence has continued to this day. In contrast to the current style and variet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although some of them can express the charm of tragedy through dramatic conflicts and the creation of tragic characters, they can impress the audience by showing strong tragic feelings. However, some works lack the basic cognition of the tragic spirit and fall into the logic of simply weaving "tragedy", so they rearrange the aesthetic form and value meaning of the ancient Greek tragedy. Then it tries to understand and take care of the internal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logic of tragedy, which has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urrent film and television cre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项目编号:20110043110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BXW022)
【分类号】:J905;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恒学;《白鹿原》的历史悲剧意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李伟;“‘移步’而不‘换形’”——论京剧改革的梅兰芳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胡铁生;论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透视美国政治制度下的人际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董锋;论悲伤美[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庄浩然;喜剧美学亚范畴研究的跨世纪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何岳球;曹占平;;从中、希伦理文化看弃妇美狄亚之行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张剑;论《诗经》悲剧性作品的审美价值[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8 柯汉琳;中国古代悲剧与反悲剧意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9 许纾;;悲剧的命运形式新探——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胡德才;论喜剧精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亚丽;;戏剧翻译标准问题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姜洪伟;李健吾剧作论[D];复旦大学;2004年
3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吴宝康;论怀特小说的悲剧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温潘亚;泛政治化语境中的历史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双燕;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7 崔彩红;元杂剧悲剧新探[D];武汉大学;2005年
8 周霞;拯救与困惑[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9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远安;论杜拉斯的毁灭主题[D];暨南大学;2001年
2 李霞;论田汉早期的诗化抒情悲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发勇;话剧语言动作性的翻译——一个话剧翻译新标准的理论探索及实证[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4 王敏;人性的探求——解读格罗夫的悲剧性小说[D];四川大学;2003年
5 陈朗;论雅斯贝斯的悲剧学说[D];苏州大学;2003年
6 李明;从奥尼尔的两部剧作看文学研究中的科学态度[D];河南大学;2004年
7 黎晓莲;悲剧精神与章回小说[D];武汉大学;2004年
8 吕贤平;论“临川四梦”对唐代相关小说的改编[D];暨南大学;2004年
9 牛冬梅;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悲剧意识[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刘鸿羚;试论《乐府传声》对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借鉴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泽红;;悲剧精神与新世纪的中国古典戏曲[J];作家;2008年14期
2 周光凡;《徽州女人》中悲剧精神的缺失[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宋法刚;;悲剧精神、人性关怀与理性光辉——杨阳电视剧的艺术品格[J];电影评介;2008年03期
4 李钦彤;;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论当下农民工题材电影的喜剧风格[J];当代电影;2009年09期
5 李艳波;;谈《风中奇缘》中宝嘉康蒂形象的美学价值[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万云骏;;历史剧政治倾向和美学价值的矛盾和统一[J];戏剧艺术;1985年02期
7 陈咏芹;政治思维定势与中国现代话剧的悲剧精神[J];戏剧艺术;1997年03期
8 郑泽红;;中国古典戏曲悲剧精神的审美形态——由古典戏曲电影引发的思索[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9 尹名军;;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中国当代电影的关系[J];电影评介;2006年24期
10 王彦霞;;谈电视剧《祈望》的美学价值[J];当代电视;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安娜;;《程婴救孤》的悲剧精神[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喻健;;试论历史人物专题片的价值要素——以电视片《青山赤子周逸群》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解芳;;浅谈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4 狄俊;赵伯飞;;一部“死与生、生与活”的变奏曲——评电影《活着》人性美的美学价值[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郭越;;中国西部电影中身体创伤意象的文化意义(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学剑;以艺术的方式表现悲剧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邹卫平邋赵雪梅;京剧《辛弃疾》:历史与审美的呼应[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廖奔;厚重 深沉 回肠荡气[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赵雪梅 (作者为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创作研究室主任);铁血长歌气如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立秋》:新世纪话剧的里程碑[N];山西日报;2005年
6 单三娅;专家研讨《梦断婺江》的艺术与学术成就[N];光明日报;2006年
7 ;中国戏曲发展论坛的几个争鸣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王伟国;蕴涵丰富美学价值的电视剧[N];文艺报;2011年
9 宋宝珍;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话剧?[N];文艺报;2007年
10 时新奇;小议戏曲观众的欣赏心理[N];周口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段蕾;京剧音乐中的悲情性[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光远;市场机制下的影像表达[D];暨南大学;2007年
2 庞华玮;电视新闻形式的美学价值[D];暨南大学;2002年
3 杨晓燕;世界意识流电影浅析[D];苏州大学;2006年
4 叶艳宁;审美视野中的电视纪录片[D];山东大学;2006年
5 叶婷;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牧歌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方华;近年来中国低成本电影探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冯伟;约翰·威廉姆斯电影音乐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苏丹;试论朴赞郁“复仇三部曲”中的基督教义和悲剧精神[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宁玉琴;试论戏剧道具的功能和美学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10 曲波;歌剧《卡门》的悲剧艺术探析[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6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6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