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心理美学到哲学美学——20世纪后期朱光潜美学学术道路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3-29 10:06

  本文选题:心理美学 切入点:哲学美学 出处:《南开学报》2002年03期


【摘要】:20世纪后期 ,朱光潜先生美学学术道路的变迁不只是美学观念层次的变迁 ,更重要的是美学研究方法与学术形态的变迁 :从心理美学转变为哲学美学 ,走上了与其前期美学正相反的自上而下的道路。这既是朱先生个人的学术误区 ,也是整个 2 0世纪中国美学的遗憾 !承续朱光潜先生的心理美学成果 ,化观念为方法 ,走科学美学之路 ,是深化当代中国哲学美学既有成果的必由之路
[Abstract]:In the late 20 ~ ( th ) century , Zhu Guangqian ' s aesthetic academic path is not only the change of aesthetic conception level , but also the change of aesthetic research method and academic form :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to philosophy aesthetics , to the top - down road opposite to its early aesthetics . This is not only the academic misunderstanding of Mr . Zhu , but also the regre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 It is the only way to deepen the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by tak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aesthetic achievements of Mr . Zhu Guangqian as a method and taking the road of scientific aesthetics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翁瑜;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独特个性[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孙书杰;析古诗词曲中的列锦[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7 蒋寅;;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兼论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z@》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9 王丽梅;中国店名的文化特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匡调元;我的治学心路[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天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菊花意象的三重境界[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洪;;让笔下的科技人物鲜活出彩——重读《哥德巴赫猜想》有感[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丹;俞书伟;王俊涛;;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周武忠;理想家园[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3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9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鸿英;论老舍小说的三重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誉;童话写作中的幻想新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余意;论宋代文人雅词的审美品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侯深;蔡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吴小平;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南松;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回顾与思考[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9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华伟丽;试论明末清初传奇中的风情喜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拉马克;院成纯;;美学:后退、前进与分化[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2 李朝阳;;论当代美学多元格局的建构[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3 王旭晓;武艳;;试论自然美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自然美为何成为我国美学研究的难题谈起[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坚;;生命的困境和审美的超越——庄子美学的生命意义[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韩晓玲;执著追求“精神的美”[N];湖北日报;2011年

2 樊志辉;全方位的审美观照[N];光明日报;2002年

3 邱耕田;实践视域中的发展美学[N];光明日报;2003年

4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5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潘永辉;康德哲学美学与中国心性哲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蓝国桥;“逻辑—心理”结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东阳;审美体验之经验层面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7年

4 姚要武;庄子与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比较[D];安徽大学;2002年

5 杨增菊;康德先验美学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3年

6 陈惠娟;寻回失落的情感天地[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炯俊;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美学思想[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闫伟伟;迪基的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秦凤;柏格森生命美学与“五四”美学思潮[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0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80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3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