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审美教育
发布时间:2018-04-01 05:30
本文选题:生态审美教育 切入点:生态文明时代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摘要】:生态审美教育是1972年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之时提出的一种审美教育的新的形态,目的是以生态美学观教育广大人民确立审美地对待自然生态的态度。其基本立足点是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所凭借的手段是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之美。所借助的审美范畴是"共生性"、"家园意识"与"诗意地栖居"。其性质是人体各感官直接介入的"参与美学"的教育。
[Abstract]: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new 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ut forward when mankind entered the ag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1972. The purpose is to educate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 on ecological aesthetics to establish an aesthetic attitude towards natural ecology.Its basic standpoint is the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existential theory.The means used are the beauty of relationships in ecosystems.The aesthetic categories are symbiosis, home consciousness and poetic dwelling.Its nature is the education of "participation aesthetics" in which the human senses are directly involve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生态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009JJD750010)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明;略论白居易的家园意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郑莉;;《飘》和《冷山》中的家园意识对比[J];社科纵横;2007年06期
3 许广慧;;“诗意的苦难书写”和“家园意识的追寻”——论张炜小说《丑行或浪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张兰英;;家园意识与武夷文化研究[J];南平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5 郑飞中;;不纯粹的叙事——论冯至20年代叙事诗的“家园”意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王慧君;;论沈从文感性文学批评中的家园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常世举;;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家园意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涵s,
本文编号:1694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9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