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进路
本文选题:传统美学 切入点:中国美学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7期
【摘要】:伴随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美学全球化成了不容置疑的事实。中国美学要有效地纳入文化全球化机制,必须结合具体的文化全球化语境,如中外语境、中西语境、古今语境,从美学意识、方法论、范畴体系等角度推进传统美学研究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培植其文化影响力。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globalization of aesthetics becomes an indisputable f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bring into the mechanism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Chinese aesthetics must combine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such as Chinese and foreign context, Chinese and Western context, ancient and modern context, from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methodology,Category system promotes the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research and cultivates its cultural influence.
【作者单位】: 襄樊学院美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20016)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望衡;全球美学与中国特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高建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3 毛宣国;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的现代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军海;对中西比较美学的几点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朱妍;王国维启蒙思想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薛富兴;普遍意识:中国美学自我超越的关键环节[J];江海学刊;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同华;略论中国美学系统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1988年06期
2 潘知常;在对话中重建中国美学[J];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3期
3 汝信;新世与中国美学 21世纪中国美学的使命[J];学术月刊;2002年05期
4 晓棣;中国美学:百年历史的学术反省——“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5 罗筠筠;回首百年中国美学——“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学术月刊;1998年09期
6 筠筠;“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哲学动态;1998年07期
7 王德胜;美学:激情中的困顿──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图景[J];民族艺术;2000年01期
8 焦勇勤;历史中的美学——评《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J];哲学动态;2001年12期
9 潘知常;中国美学的现代诠释[J];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03期
10 ;20世纪中国美学之回顾与反思[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2 邹华;;四象三圈:中国美学原点解析[A];“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建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A];“美学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建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A];“美学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N];美术报;2005年
3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4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5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9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孙明磊;明式家具体现传统美学内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邹启峰;尼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D];安徽大学;2004年
5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建弟;邓以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翁利;试论线条是中国画灵魂之所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亚军;审美观照下的诗意世界[D];河南大学;2009年
10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17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1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