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21世纪中国美学学科建设展望

发布时间:2018-04-05 23:30

  本文选题:世纪 切入点:中国美学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摘要】:要保证中国美学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中国美学学科的未来建设问题。综观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的实际,可以预知21世纪中国美学的学科建设将朝着以下方向迈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仍将是中国美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地位无可替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学学科体系将真正浮出水面;美学学科建设将更加开放、民主;美学学科建设将以人学为依托,更加关注人的生存;美学学科建设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将得到有机统一;本体论美学的重构与美育功能的开发相得益彰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aesthetics.Looking at the reality of Chinese aesthetic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 advance in the following direction: Marxist philosophy will still b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hinese aesthetic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its position is irreplaceable;The aesthetic discipline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really emerge;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discipline will be more open and democratic;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discipline will be based on human studie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The synthesis and creativity of aesthetic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ll be organically unifi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ontology aesthe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function will complement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现代管理学院
【分类号】:B8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品;新的美学思路和视野——评《中国当代美学》[J];文艺争鸣;1991年03期

2 樊美筠;当代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美学——九五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一瞥[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3 陈勇;释“遇”──中国美学概念分析之一[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孙焘;;提升人生境界与“大美育”[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5 高建平;杨玉娟;;美学、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的发展[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6 李天道;;中国美学与传统人学[J];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7 潘知常;海德格尔的“真理”与中国美学的“真”——中西比较美学札记[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8 邓新华;评李旭《中国美学主干思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9 孟繁华,高建平;简讯[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10 高建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李献水;李雪峰;陈平;张心彬;;浅谈加强煤层气学科人才培养[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9 秦国华;段志云;吴效良;;适应“两场”需要 加强产品技术学科建设[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王永炎;;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思考[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N];美术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刘悦笛 整理 秦韵佳;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7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5 陈煜辉;中医情志学科建设及情志病证临床防治框架构建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周子乔;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D];湖北大学;2012年

3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4 班武;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估软件系统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6 李小晖;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回顾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杜丹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刘婷婷;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建设雏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于文波;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7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17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