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审美创作及理论研究
本文选题:柳宗元 切入点:审美创作 出处:《云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巨大成就,而且还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关于柳宗元的文艺思想和审美思想,研究者一般比较重视前者而较为忽略后者。其实,柳宗元不仅以其“文以明道”的文艺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审美思想。 本文以柳宗元文学作品为基础,先考察柳宗元的审美创作活动,进而分析柳宗元的审美理论。审美创作是审美理论形成的基础,通过审美创作可以看到审美理论发展成型的脉络。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唐代美学思潮和柳宗元的生平经历,这是柳宗元审美创作和审美理论形成的基础,也柳宗元的创作实践及思想形成关系紧密。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柳宗元的审美创作实践,侧重对最能代表他艺术风格的诗歌散文的审美风格进行详细探讨,“骚怨”是他创作实践的心理基础,“幽淡”是他诗歌的主要审美风格,清旷是他散文的主要审美风格,而“有我之境”则是他诗文的共同特征。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对柳宗元的审美理论进行分析,本文扣住“合而为美”、“君子必有游息之物”、“美丑异位,则恶而取美”、“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几个最重要的命题进行探讨,这些命题反映了柳宗元对于审美活动比较详细和深刻的认识。
[Abstract]:As a famous writer and thinker in Tang Dynasty, Liu Zongyuan not only has great achievements in literary creation, but also has profou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About Liu Zongyuan's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 and aesthetic thought, the researcher generall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rmer and neglects the latter.In fact, Liu Zongyuan not onl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with his literary thought of "Wen and Ming Dao", but also has rich aesthetic thoughts.On the basis of Liu Zongyuan's literary works,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aesthetic creation activities of Liu Zongyuan, and then analyzes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Liu Zongyuan.Aesthetic cre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aesthetic theory.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s the aesthetic trend of thought in Tang Dynasty and Liu Zongyuan's life experience,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Liu Zongyuan's aesthetic cre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esthetic theory, and the writing practice and thought formation of Liu Zongyuan are closely related.The second part mainly analyzes Liu Zongyuan's aesthetic creation 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aesthetic style of poetry and prose, which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his artistic style."faint" is the main aesthetic style of his poetry, Qingguang is the main aesthetic style of his prose, and "the state of my being" is the common feature of his poems.The third part analyzes Liu Zongyuan's aesthetic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two parts.The most important propositions of "beauty is not self-beauty" are discussed. These propositions reflect Liu Zongyuan's detailed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道;刘勰的审美创作能力论透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2 李天道;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命题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李天道;中国古典美学审美心境构筑论三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李天道;刘勰的审美主体心理结构建构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5 廖信裴;;论审美创作的良好心态——虚静[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张金燕;;“应目”——审美观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7 李秀莲;元好问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结构论及其美学渊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8 徐慧菁;创意素描训练的意义与方法之我见[J];装饰;2005年05期
9 李天道;中国古代审美知觉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10 吴功正;张说:初盛唐诗歌美学的转捩人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陈光崇;;中唐啖赵学派杂考[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3 孙亚茹;;心与道契——《二十四诗品》创作主体的道家境界[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金庆国;;论曾国藩的古文理论[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曾庆瑞;;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文学史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 石万钦;审美与价值取向[N];中国花卉报;2005年
2 李万武;升华还是坠落 当代作家该有怎样的文化准备[N];辽宁日报;2008年
3 李万武;审美理想与当代作家的文化准备[N];文艺报;2008年
4 王春瑜;话《书话》[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仲呈祥;军旅题材创作之重要突破[N];人民日报;2003年
6 贾永生;读《精神的映象》[N];文艺报;2007年
7 仲呈祥;走向共和断想三题[N];中国艺术报;2003年
8 新华社记者 周婷玉;精彩纷呈扮荧屏[N];人民日报;2006年
9 实习记者 王敏;2007年度优秀电视剧创作研讨会召开[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仲呈祥;大哉 美哉[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凤玲;唐代书信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杝P+敦;《楚彮後姙》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杨遗旗;欧阳行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蔺若;神秘文化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蔡英余;南宋工笔花鸟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光钰;柳宗元审美创作及理论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李长海;柳宗元学术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王琼;柳宗元旅游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广华;论柳宗元与佛教[D];湘潭大学;2011年
5 董陆;柳宗元知行观及其与文学创作关系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蒋云丽;柳宗元与永州社会发展[D];湘潭大学;2011年
7 靳月静;柳宗元碑志文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张玉丽;韩柳公文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张玉婷;中国古典美学“兴”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春花;柳宗元诗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16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1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