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再思考
本文选题:日常生活审美化 切入点:审美 出处:《艺术百家》2008年01期
【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提出弥合了长久以来生活与审美间的裂痕。作为一个后现代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缺乏其思想理论背景。但是审美经济出现及艺术设计对生活的渗透使之成为社会现实。
[Abstract]:The aesthetic proposition of daily life has bridged the rift between life and aesthetics for a long time.As a postmodern proposition, the aesthetic of daily life lacks it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in China.But the appearance of aesthetic economy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art design into life make it a social realit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李明;;动画叙事语境探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吉琳;;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现[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2 萧坊;超级女生解读[J];新西部;2005年09期
3 范会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J];美与时代;2005年09期
4 张晶;;日常生活作为艺术创作审美感兴的触媒[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5 张毅;龚小凡;;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情感化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张春梅;;日常生活“商品符号化”还是“审美化”——一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义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兴成;;“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后现代性——电视媒介与当代审美文化变革[J];电视研究;2010年11期
8 刘辉;朱华;;从室内设计“手绘墙”的流行谈日常生活审美化[J];华章;2011年05期
9 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兼论杜威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渊源[J];文艺争鸣;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扬;;费瑟斯通论日常生活审美化[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常笑尘;;教你几招 祝你腾飞——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增加就业机率的策略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聂鑫;;艺术设计形式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李全;;艺术设计中形象思维的特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张涵莉;;新时代艺术设计的展望[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平垣;;第十四章 都市艺术(建筑、雕塑和艺术设计)提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士琦;;新时期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回顾与展望[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陈永维;;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研究[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汉洲;;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建敏;“无设计”——陈列艺术设计应追求的最佳境界[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庄吟;《装饰》引领艺术设计未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记者 马效军;甘肃高校艺术类单招录取分数线划定[N];甘肃日报;2006年
4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 曹方 书装设计家 本版特约主持 现供职于江苏教育出版社 周晨;汉字艺术设计的文化魅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郑宏;艺术设计城市景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玉玉;丹麦艺术设计新理念[N];四川日报;2000年
7 高照;品育英学院07年毕业生艺术设计[N];美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毅利 实习生 范丹珂;给土织布以文化的内涵[N];陕西日报;2010年
9 潘红萍;设计的力量[N];美术报;2004年
10 姚瑶;如何实现珠宝专业人才的供需平衡[N];中国黄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大海;汉代艺术设计思想要义[D];苏州大学;2005年
2 张飞龙;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王卓斐;美学回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易西多;艺术设计目标系统法设计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赵元蔚;海派文学与消费文化[D];吉林大学;2008年
6 葛卉;话语权力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论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王军;基于功能与成本的产品艺术设计价值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建秋;“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的设计艺术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飞;艺术设计符号的形式、意义及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文广;晚明艺术设计“世俗之风”论析[D];苏州大学;2007年
4 谢钰;云南锡工艺品艺术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祥华;艺术设计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嵬;《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7 王晓娜;现代平面设计中艺术符号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冉维;游戏化教育软件中三维动画的研究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吕杰锋;数字化艺术设计略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彭小丹;圆行有常[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17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1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