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阿多诺思想的二重奏

发布时间:2018-04-11 03:23

  本文选题:审美现代性 + 文化现代性 ; 参考:《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3期


【摘要】:阿多诺认为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是一对非此即彼的对手,因为艺术是社会反题,而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即前者反抗着社会,后者维护着社会。艺术之所以痛斥大众文化,不在于后者威胁着艺术既有的神圣地位,而在于大众文化加剧了人的异化,阻碍着现代性的进步。阿多诺这种思想的二重奏是"无调的",即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始终是不和谐的,因为阿多诺强调艺术的自治而悲壮的"晚期风格",其实这种"无调"中贯穿着一个宗旨:对人的深切关怀,即这是一个有调的无调式二重奏。
[Abstract]:Adorno thinks that aesthetic modernity and cultural modernity are two adversaries, because art is a social problem, while popular culture is social cement, that is, the former opposes the society, and the latter maintains the society.The reason why art denounces mass culture is not that the latter threatens the sacred status of art, but that popular culture intensifies human alienation and hinders the progress of modernity.The duet of Adorno's thought is "out of tune", that is, aesthetic modernity and cultural modernity are always disharmonious.Because Adorno emphasizes the autonomy of art and the tragically "late style", in fact this kind of "non-tone" runs through a purpose: the deep concern for people, that is, this is a tonal non-tone duet.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大学教务处;
【基金】:教育部社科项目“审美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二重奏”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0YJC751044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齐长立;辩证法:马克思怎样改造了黑格尔[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徐军;社会批判理论内部的对话——哈贝马斯与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关系新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梅琼林,罗慧;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断想[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胡潇;日常意识的超越──论自我反思的理性功能[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孙卫卫;迷—大众文化特性及效应的多维解读[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8 赵涛;;近年来国内法兰克福学派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9 臧海群;西方受众研究的传统与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陈胜云;同一性思维的解构:阿多诺批判理论的初始地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许大平;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7 郑国庆;落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9 吴苑华;评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耘;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山小琪;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德勇;西方小报新闻及其社会意涵浅析[D];四川大学;2002年

7 刘小胜;生活本来是什么样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振轩;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9 张华强;试论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邹强;雅典娜之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昌树;;论哈贝马斯的审美现代性思想[J];社会科学家;2011年07期

2 施立峻;;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4期

3 杨建国;;雅各布森的二项对立思想与审美现代性话语[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约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5 宋伟;;现代性历史境况中的中西方美学问题[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6 李启军;胡牧;;生态美学视阈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章辉;;话语实践论和起源本质论批判[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刘毅青;;思想史的意义与经验感受的张力——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两维拓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王妍;;传统美学与消费时代的疏离及转型[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10 白洪菊;;浅谈当代丑学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光;;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桂荣;;回顾与反思——中国古典美学现代性建设十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金惠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审美现代性的三个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3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杜安;王国维形式美学观念的现代性追求[N];贵州日报;2008年

4 胡友峰;如何研究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范昀;审美与正义[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霍炬;反审美的意识形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张中;直觉与审美自由[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玲;《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谷鹏飞;艺术何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桃;尼采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瑶青;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当代视觉文化[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平华;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学[D];南昌大学;2005年

6 韩慧;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成因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谢许航;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晓男;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李文波;席勒“游戏冲动”的三种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4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34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1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