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百间楼民居建筑的形式美
本文选题:南浔百间楼 + 民居 ; 参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04期
【摘要】:百间楼集江南民居建筑形式美于一身,既传承了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又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特色。它具有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美学的共性,而它鲜明的群体性特征是独一无二的。本文对其环境空间、建筑空间、装饰与构造等构成形式美的要素进行了分析。
[Abstract]:Baijianlou combines the formal beaut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hich not only inherit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art, but also has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pochal characteristics.It has the common character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in Jiangnan, and its distinctive group characteristic is uniqu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formal beauty, such as environmental space, architectural space, dec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B83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光;刘宇清;;河南民居中生土建筑的价值和表现(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2 张强;雍鹏;;陕南传统民居建造技术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3 王颂;;从刘青霞故居看河南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4 汪兴毅;管欣;;徽州古民宅木构架类型及柱的营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谢占宇;郝鸥;;北京四合院的哲学思想[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6 张红环;陈丽华;;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文化与环境[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7 聂玮;;徽州古居的现代叙事——类型学下的新徽派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8 孙俊桥;何敏;;大理白族传统建筑文脉探析[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9 徐浩;闫增峰;周鑫;;韩城党家村地域性特征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10 金东来;权莹;金华;;再论中国古建筑的木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振华;朱学昭;;历史文化名村的新农村建设困境——以浙江省郭洞村为例的考察[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冯柯;黄健;;山海关古城内传统民居建筑构成与院落空间的分析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孙永萍;;夏热冬暖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态技术浅析——以南宁传统民居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华;任怀新;;徐州户部山崔家大院探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曹春平;;福建漳浦赵家堡[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赵景学;姜立;刘连民;任燕翔;;中国古典建筑参数化设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任燕翔;姜立;刘连民;赵景学;;古典建筑中多段连接模型的CAD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赵景学;姜立;任燕翔;刘连民;;虚拟现实技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A];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余卓群;;建筑创作中的文化走向[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政伟;乡土建筑遗产自治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周红;湖南沅水流域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张群;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袁野;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祯;现代中式住宅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月玖;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兰云凤;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赛勇;从全晋会馆探究传统砖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刘玉鲜;傣族与云南其它民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欧阳科亮;大学校园的礼仪性空间构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高娅娟;川底下村43号院民居室内与家具陈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孟昭磊;1949年-2010年一个农村家庭住宅的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禧;;格式塔组织律在现代建筑形式美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3年02期
2 窦今翔;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美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2002年08期
3 谢雪甜;;析读建筑形式美的十大法则[J];艺海;2009年03期
4 尤乐;;浅析建筑形式美的音乐性[J];设计;2012年10期
5 潘夏军;张纯兴;;建筑:物质化的精神载体——漫谈建筑设计美学中的文化构成[J];作家;2010年02期
6 贺黎明,王军;建筑与抽象艺术[J];新疆艺术;1999年04期
7 张帆,许秀平;浅谈建筑与音乐的审美通感[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吴健平;;建筑空间形式美的探赜[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8期
9 刘萌;;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的审美特征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3期
10 叶建功;建筑形式美学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陶宗震;社会变迁带给建筑的形式美[N];中国建设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邱莎;形式美是建筑的统一符号[N];中华建筑报;2011年
3 谢浩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造型的空间处理手法[N];中国建材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康;武汉地区近代砖建筑建构文化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艳华;现代竹建筑形态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何仕平;客家建筑文化的美学浅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付光美;光之语境与建筑空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艾旭霖;江西传统建筑i派妊芯考捌湓诘贝ㄖ械挠τ肹D];南昌大学;2012年
6 王琳燕;从常家庄园看清代晋商建筑的空间特色[D];山西大学;2007年
7 田立;当代建筑第五立面设计[D];湖南大学;2008年
8 王婉扬;法院建筑行为模式与空间感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明娟;岱庙与帕特农神庙的建筑美学风格比较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龚柏茂;构成艺术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审美[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3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4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