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西美学比较三题

发布时间:2018-04-13 12:11

  本文选题:中西美学 +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中西美学的三个主题是美、艺术和美感。在美的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是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两个层次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艺"的地位一直不高,"乐通伦理"和"文以载道"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美感方面,中国儒家归之于合乎礼教的"众乐",道家则归于与大自然相通的"至乐"和后来的妙悟、兴趣;西方则一方面有非理性的"诗的迷狂",另一方面有理性的"认识的快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中西美学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Abstract]:The three them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are beauty, art and aesthetic feeling.In terms of beauty, the beauty of ancient China is at the two levels of practical beauty and moral beauty, and they are finally defined as the political ethical model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natural cosmological model of Taoism, and the beauty of ancient Greece is the object of viewing the beauty of the human body.And elevate it to the pursuit of love for God or for the other shore.In the aspect of art, the position of "art" in ancient China is not high all the time. "Le Tong Ethics" and "Literature with Tao"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art spirit, while the mainstream of western art spirit is epistemological imitation theory.In the aspect of aesthetic sense,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is attributed to the "numerous music" which conforms to the propriety, while the Taoist school is attributed to the "extreme music"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nature and the later wonderful understanding and interest.On the one hand, the West has irrational "poetic fanatic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rational "pleasure of cognition".In all these aspects,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show different feature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姚爱斌;康德、叔本华崇高论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谢琰;柏拉图“理念—灵感”说与吠陀“二幻”论之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芳;粟向;;诗歌功用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丑;全荣花;;应用伦理学视阈的生态伦理学何以可能?[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玉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编辑的审美意识[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卫;;托勒密天文学中本轮-均轮方法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张卫;;托勒密天文学中本轮-均轮方法何以可能?[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5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长福;;元实践学与异质性哲学——对一套实践哲学研究方案的说明[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韦森;;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A];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安平;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云珍;徘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邹兰兰;刘恒创作综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嘉珊;;画中之“丑”蕴含的意义——浅谈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丑”[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2 朱光潜;;名家论艺[J];广东艺术;2010年02期

3 李勤;;平面设计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细节[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8期

4 李孟玲;;浅述绚丽多姿的中国古代铜镜[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5 尹珊珊;;权力与艺术才是女人的春药[J];晚报文萃;2011年20期

6 张舜徽;;中国文明的历程[J];文史知识;2011年09期

7 达洲;;撒泼放刁的艺术[J];可乐;2011年08期

8 王照华;;抄的艺术[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1年08期

9 ;王仁华[J];艺术沙龙;2011年02期

10 戴丽;;闾进:让艺术不再只是奢侈品[J];中国商人;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声柏;;先秦名学思想的思维特征——与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比较[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安启;;中国古代环境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周一平;;当代中国环境法在伦理回归中的理念重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谢兵良;;弘扬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程方平;;略论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培友;;“和”、“和谐”与“和平”思想及其演变轨迹[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赵继伦;;《墨经》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张保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初探[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陈光;;“造化随顺”的思想背景——松尾芭蕉的“造化随顺”与中国古代自然观[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萧丁;艺术即美[N];解放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玉兰 肖国忠;中西美学“深层相遇”[N];光明日报;2010年

3 冯新生;少儿游乐项目更要注重美感[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非洲艺术书系[N];文艺报;2000年

5 高低;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N];美术报;2002年

6 刘万星 朔城区一中;大气中见美感[N];朔州日报;2011年

7 林海川;销售等于科学+艺术[N];中国保险报;2001年

8 资治;享受投资的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麻的艺术[N];北京日报;2002年

10 喻晓;用艺术向世界展示中国[N];解放军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燕萍;宋词与园林[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3 王强;货殖名物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郑瑾;中国古代伪币研究—以宋代为中心[D];浙江大学;2004年

5 祁志祥;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3年

6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6年

8 谢勇;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10 贝尔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关系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论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有强;中国古代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申重实;《儒林外史》刊刻传播及艺术说略[D];兰州大学;2006年

4 陈佳;亚里士多德羞耻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金明艳;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振;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观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丽;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铮;亚里士多德廉政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陈壮志;公民社会与权力制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焱;道家自然美学发微[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44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44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