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主体性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本文选题:古希腊美学思想 + 审美主体 ; 参考:《理论学刊》1999年01期
【摘要】:康德一方面将审美对象主体化,认为审美对象不是客观事物产生刺激的外在形式,而是审美主体接受刺激所产生的主观表象;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的想象力与知解力等心理因素的自由和谐又是产生审美自由感的内在心理依据。这一思想引发了一场从审美主体角度探讨审美问题的运动。从席勒、叔本华、尼采开始,中经各种心理学美学流派一直到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哲学解释学美学等等,都是在康德主体化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对几乎所有的哲学和美学问题进行了人本主义重构的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Kant makes the aesthetic object subject, and thinks that the aesthetic object is not the external form of the stimulus produced by the objective thing, but the subjective appearance produced by the aesthetic subject accepting the stimulus; on the other hand,The freedom and harmony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 subjects, are the inner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the sense of aesthetic freedom.This thought triggered a movement to discuss aesthetic problems from the angle of aesthetic subject.From Schiller, Schopenhauer, Nietzsche, various schools of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in the Chinese Classics to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existentialism aesthetic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esthetics and so on, are a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Kant's subjective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It reconstructs almost all the philosophical and aesthetic problems of humanism.
【作者单位】: 青岛海洋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学院
【分类号】:B83-095.16,B83-09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倬英;析“回到康德去”——兼谈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搞“借尸还魂术”的特点[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岳玉y;试论吸引和排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许景行;精神发生学说的历史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4期
4 陈嘉明;关于康德的先验逻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杨治经;;论人性与共同美[J];学术月刊;1980年09期
6 庄其荣;论康德“美的分析”第一个契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7 全国高等民族院校文艺理论研究会《美学十讲》编写组;什么是美感?——《美学十讲》第四讲[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8 冒从虎;康德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及其历史影响——纪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二百周年[J];天津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9 许明;康德美论的哲学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5期
10 顾伟铭;卢梭和康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陶水平;;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之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并举行西方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6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宛小平;;简论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兼论方宗俩先生以时空为形而上的艺术哲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齐大卫;;“最大的美”——世纪“审美之维”[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张再林;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小草;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N];福建日报;2000年
3 张慧敏;服饰美的畅想[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房向东;康德不懂中国[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5 尤子平;当代海军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0年
6 《中国青年科技》杂志社 姚汝金;时代呼唤说“不”的科普(摘要)[N];科学时报;2000年
7 叶秀山;做哲学的辛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李运抟;文化散文:关键在文化意识[N];文学报;2000年
9 末名;康德的长寿之道[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邓晓芒;哲命诗魂化典辞[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熊哲宏;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4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今杰;哲学的改造—阿佩尔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7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平;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10 钟锦;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艺术欣赏中的审美偏差[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汪涛;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4 罗晓颖;自由启蒙与理性批判——康德启蒙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8 潘永辉;康德哲学美学与中国心性哲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高山杉;康德之前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洪克强;自由本性的追问[D];湘潭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47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4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