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身体”与“时间性”的缺失

发布时间:2018-04-19 22:10

  本文选题:黑格尔 + 美学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3期


【摘要】:黑格尔美学在根本上是一种主客二分的美学,其根本的基点在于从一个纯主观的教条——"理念"出发,衍生出"心灵"高于"肉体"的美学观,而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不仅在"时间性"上把"美的理念"体现为一个具有自身内容的孤立发展"过程",从而不可能把"审美生活"的"时间性"理解为"主客不分"的"整体性",而且这一美学观也必然忽视"身体"诸感官在"审美生活"整体中复杂的"时间性"构成,因而,黑格尔美学在整体上呈现为仅仅能够描述与阐释一小部分纯粹艺术品的"艺术美学"、"视听美学"或"残象美学"。
[Abstract]:Hegel's aesthetics is basically a kind of two-part aesthetics of subject and object, whose basic point lies in starting from a pure subjective dogma "idea" and deriving the aesthetic view that "mind" is higher than "body". And its proposition that "beauty is the perceptual manifestation of the idea", Not only is the concept of beauty reflected as an isolated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its own content in "timeliness", so it is impossible to interpret the "timeliness" of "aesthetic life" as the "integr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Moreover, this aesthetic view inevitably ignores the complex "temporal" composition of the senses of "body" in the whole "aesthetic life". Therefore, Hegel's aesthetics presents as a whole "art aesthetics", "audio-visual aesthetics" or "remnant aesthetics" which can only describe and explain a small number of pure works of art.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A720017)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zc2010014)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胡沫;张加明;;走在生存向存在途中的人的意义世界[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仲红卫;孔子的诗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董丽云;;悠游之丛林——海德格尔与艾柯阐释观比较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泰然;陈雪;;图像意志与时间意识:对一种“看的方式”的梳理与分析[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10 贺来;;形而上学的社会批判——马克思哲学中一个核心课题[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9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会娟;死亡之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德;评美学研究新趋势[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蔡毅;论新时期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研讨演进及其总体把握[J];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05期

3 姜丕之;黑格尔论美与美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4 蒋培坤;当代美学研究要解决的两个问题[J];文艺研究;1992年06期

5 徐岱;美学研究的问题、方法与对象[J];浙江学刊;1995年01期

6 刘伟林;黑格尔美学思想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7 王元化;读黑格尔《美学》笔记(续)[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包忠文;关于美学研究的新构想——读胡健《存在之光——美学引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王德和;审美领域——自由而和谐的绝对境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10 卢铁澎;黑格尔《美学》的方法论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国高校美学研究会选出新的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2 ;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及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黄应全;;从美学研究看学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徐书城;;美学方法论改革刍议——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7 ;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各单位交流研究和教学情况[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8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10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2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3 肖世敏;关于《审美疲劳》与美学研究问题[N];文艺报;2004年

4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5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6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7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8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9 齐峰;建构时代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汝信;美学也应关心民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傅松雪;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贾玮;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马尔库塞美学的生存论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3 刘超;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鹏;朱熹与黑格尔:“历史世界”、哲学思想及美学思想之比较[D];新疆大学;2008年

5 李华强;走向美的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宁海林;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D];河北大学;2004年

7 高波;论美学研究的现象学视角[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秋菊;陶醉的两重性[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广州;生活世界的审美恢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索浩峰;美学艺术主义批判[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74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74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