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矛盾的古代和谐——梁实秋的美学思想
本文选题:中国现代美学 + 美学思想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摘要】:本文认为,梁实秋所推崇的理性节制与中庸平和,是古代和谐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明确的显示,也是古代和谐对崇高的第一次有力抗衡,它出现在中国现代美学启动阶段上的这一事实表明,古代和谐即使以残留的形式进入以崇高为主潮的历史流程,也仍然能够对崇高所展开的矛盾冲突作出迅速的反应,它封闭矛盾抑制冲突的力量仍然是强大的。与此相关,贯穿在梁实秋批评理论中的主要问题是强调理性节制精神,而其文艺批评则侧重于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以及欣赏和批评的美学标准,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rational moderation and moderate moderation advocated by Liang Shiqiu are the first explicit manifestation of ancient harmon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and the first time that ancient harmony has the power to counterbalance the sublime. The fact that it appeared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shows that even if ancient harmony enter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ublime tide in the form of residue, it can still react rapidly to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that loftiness unfolds. Its power to close conflicts and suppress conflicts is still powerful. Related to this, the main problem running through Liang Shiqiu's criticism theory is to emphasize the spirit of rational restraint, while his literary criticism focuses on the artist's aesthetic ideal and aesthetic standard of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which is of high generalit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元晖;王国维的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80年05期
2 陈元晖;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续)[J];哲学研究;1980年06期
3 姚全兴;论蔡元培的美学和美育思想[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缪俊杰;深入探讨刘勰的美学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5期
5 ;必须重视我们民族的美学思想资料[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6 郭因;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萌芽到成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聂振斌;;新开垦的美学园地——《美学》辑刊简介[J];哲学动态;1980年02期
8 缪俊杰;;深入探讨刘勰的美学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9 刘世忠,朱企泰;白居易美学思想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3期
10 刘长久;石涛美学思想初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山东;曾玉章;;亚里斯多德《修辞学》与刘勰《文心雕龙》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比较[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周锡山;;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美学思想[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郭兴良;;金圣叹美学思想在评点《水浒》中的体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修倜;;论列宁的喜剧美学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周忠厚;;后记[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朱志荣;;论康德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的美学思想的关系[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英子;中国玉雕的意境之美[N];中国矿业报;2000年
2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3 缪迅;我国首部研究“乔伊斯”专著问世[N];联合时报;2000年
4 石万钦;让盆景艺术走向大众[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5 王文胜;文学艺术的人学解析[N];文艺报;2000年
6 雷淑 杜方泉;为了祖国的荣誉[N];云南日报;2000年
7 邓晓芒;哲命诗魂化典辞[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郝京清;21世纪文论走向:新的综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苗建华;古琴与佛学[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王世征;“意象”向“法度”的转换[N];中国艺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6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7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万志全;扬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志庆;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屈勇;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衍明;自然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3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尹洪兰;太极拳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郭玉生;欧洲中世纪美学思想个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小恒;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探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晓燕;论孔子的美学思想[D];河南大学;2002年
8 曹红艳;罗杰·弗莱的美学思想对西方美术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霍婧;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之奠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志;论王阳明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93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9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