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先秦的审美心境论

发布时间:2018-05-03 03:35

  本文选题:审美心境 + 审美主体 ; 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2期


【摘要】:先秦的审美心境论 ,分析了审美主体内心情绪状态的特征及其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提出了“虚静”与“心适”论。“虚静”是指审美主体应排除内心杂念 ,忘却外界甚至自己。“心适”则分析了审美主体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Abstract]:The theory of aesthetic state of mind in the pre-Qin Dynast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er emotional state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and its function in the aesthetic activ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theories of "empty stillness" and "fit of mind". "empty stillness" means that the aesthetic subject should eliminate the inner distractions and forget the outside world and even himself.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subject on aesthetic activity is analyze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霏霏;先秦的审美心境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柳晓枫;;“虚静”说——中国古代审美心态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3 吴功正;古典美学的审美感受论[J];齐鲁学刊;1989年05期

4 吕琼梅;;论《文心雕龙》中对自然的审美[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5 蔡正非;试论美育的心理准备[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6 黄小伟;;辩证纠结的审美过程[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邓绍秋;禅与审美心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朱晓鹏;;审美与自由——老子美学的基本精神[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闾海燕;;黄昏无语[J];雨花;1997年12期

10 赵勇;论欣赏中的现实性因素干扰[J];名作欣赏;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慧;;王船山对精神自由的祈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张方;商国君;;从“道”看庄子的美学思想[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任增辉;;《庄子-内篇》的心理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徐卫红;;绝弃“仁义”之后——老、庄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谭佛佑;;庄子与道家教育思想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郭继民;;对“技”的另一种认识——从庄子与西方后现代哲学贯通的角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张晓芒;;庄子“辩无胜”新探[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伍德勤;;论老庄积极的道德观在中小学德育中的渗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超元;庄子语穿“大葫芦”[N];天津日报;2004年

2 陈中浙;老、庄哲学中的“人与自然”[N];浙江日报;2005年

3 刘士林;庄子《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的生命美学原理[N];学习时报;2006年

4 龙全忠;让城里人羡慕的唐庄子村[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5 王俊 马升;山西抢救发掘庄子坪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董毅然;庄再强:我做品牌比较执著[N];北京科技报;2006年

7 李万东 本报记者  翟新群;小庄子镇巧用沃土生金[N];辽宁日报;2006年

8 王洪飞邋尚胤 记者 张立平;石庄子村家家做房东[N];天津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洪波;傅佩荣:认为庄子消极厌世是一种误解[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刘士林;墨子与庄子[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群华;《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华;思与诗的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7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宁;试论与谢芜村俳句文学的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大鹏;多恩与道家美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会芳;庄子与济慈:“物化”论与“客体感受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昊;庄子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高深;论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与超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晨霞;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永杰;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秦晓慧;试论《庄子》言与道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岳贤雷;《庄子·齐物论》“因是”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6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36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