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审美教育对现代审美教育的超越
本文选题:生态审美教育 + 情感教育 ; 参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整体论为哲学基础,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从根本上实现了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转型。生态审美教育倡导身体感官全部参与的、动态的和双向平等交流的自然审美范式。在目标任务上,生态审美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审美理想,引导人类进入一个自然、社会与人自身和谐协调、普遍共生的审美生存状态。生态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一种价值教育、伦理教育和责任教育。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holism and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fundamentally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thropocentrism" to "ecological holism".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advocates the natural aesthetic paradigm in which the body senses are all involved, dynamic and two-way equal communication. On the target task,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is devoted to cultivate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ideal of human beings, and guide the human beings to enter into a state of aesthetic existence which is natural, harmonious and harmonious between society and people themselves, and generally symbiosis. Ec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emo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a value education, ethics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B8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视野中的自然之美[J];文艺研究;2011年06期
2 丁永祥;生态审美与生态美育的任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症结[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张文刚;;“城市”和“乡村”:于坚诗歌的生态寓意[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7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9 董正爱;;小康社会视阈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媛媛;;食用野生动物立法初探[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仓莉;科学技术对环境产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丁永祥;生态美育与“生态人”的造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彭锋;“自然全美”及其科学证明──评卡尔松的“肯定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俞吾金;;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思的启迪[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4 徐碧辉;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迪;;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初探[J];南方论刊;2008年01期
2 杨秀荣;;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源泉[J];科学教育;2008年03期
3 靳云秀;;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08年09期
4 袁静;;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09年Z6期
5 李新巧;;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11期
6 张桂花;;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年09期
7 卢小勤;;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年08期
8 吴章玲;;积极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中的作用和应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华占伟;;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情感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年21期
10 卢善庆;;梁启超论情感教育[J];开放时代;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岚;;我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熊燕燕;;在美术活动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尝试[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蒲振枝;;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杨春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6 赵凤霞;;谈农村聋儿的情感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大楚;;物理教学中突出情感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于桂远;;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蓝春雨;;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10 ;让生命之舟在情感发展中航行[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翠爱 作者系唐山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情感教育的思考和实践[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2 韦奇发;五菱柳机:引入“情感教育”[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3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中学 毕春美;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N];学知报;2010年
4 河南省太康县清集一中 张庆典;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N];学知报;2011年
5 栾川陶湾中学 郭菲;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N];学知报;2010年
6 江风;情感教育影响孩子一生[N];福建科技报;2002年
7 小渔;英国小学的“情感教育”[N];光明日报;2001年
8 记者 陈建生 通讯员 姜爱华;龙泉情感教育进校园[N];丽水日报;2008年
9 钱自余;谈谈情感教育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N];赤峰日报;2009年
10 福泉市牛场镇营盘坡小学 王国仙;别忽略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育[N];黔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蕾;情感·艺术·生态式艺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冠夫;梁启超1920年代的“情感”诗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王晓茹;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冯现冬;语文唤醒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情感教育在孤儿学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峥;我国中小学情感教育探析[D];河南大学;2002年
3 姚银秀;中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韩秀英;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研究及实施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黎雁平;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冯绍兴;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欧治华;试论语文情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巍;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模式及其运行策略[D];西南大学;2010年
9 陈小龙;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哲学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雪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7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3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