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美学理论体系——试论曾繁仁的存在论美学
本文选题:曾繁仁 + 新世纪 ; 参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摘要】:曾繁仁新世纪的美学研究已大致构筑起了由基础理论研究、西方美学研究、美育研究、生态美学研究等四块构成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依靠“存在论美学”的理念而得到凝聚和整合,构成了一个崭新的、面向新世纪的美学理论体系。
[Abstract]:Zeng Fanren's aesthetic research in the new century has roughly constructed a basic framework consisting of four parts: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western aesthetic research, aesthetic education research,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 research. This basic framework is condensed and integrated by the concept of "existential aesthetics", and constitutes a new aesthetic theoretical system facing the new century.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宏;;“实践存在论美学”评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5期
2 张弓;;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3 王建疆;;当代美学建构的新思路——朱立元老师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之我见[J];人文杂志;2006年03期
4 沈海牧;王怀义;;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设的突破性成果——评“实践存在论美学”丛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徐晓风;李丹;;实践存在论美学与人本主义[J];美苑;2011年03期
6 金永兵;;“实践”概念的泛化及其逻辑难题——“实践存在论美学”论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7 朱立元;;我为何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J];文艺争鸣;2008年11期
8 孙丽君;;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补充[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葛红兵;许峰;;是“新旧”也是“左右”——2010年文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评[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10 麻天祥,詹志和;拓进中的回望:美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与终极形态——兼论“本体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的转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黄水婴;;《论“审美无利害”在中国美学中的变异》概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张斌;;皮肤外科学[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卜灵;;毛泽东同志书法抉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5 柳和勇;;论创作自觉[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黄中模;;从“镜子”论看达·芬奇与金圣叹的美学思想[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8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对美的本质、中国美学史等问题进行座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10 朱印海;;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政治意识比较分析[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怀义;评“实践存在论美学”丛书[N];文艺报;2009年
2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刘家友;关于《美学基础理论简论》的若干问题[N];盘锦日报;2010年
4 赵奎英;美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N];文艺报;2003年
5 刘蓓;西方环境美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6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汝信;美学也应关心民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王庆年邋丁秀雅;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价值[N];解放军报;2007年
9 张晶;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钱竞;一位在左翼营垒中具有独立个性的美学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梁成帅;从身体哲学到身体美学[D];扬州大学;2013年
6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7 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D];扬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论曾繁仁生态美学观[D];安徽大学;2013年
2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茜;美学理论对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洁;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6 吴猛;虚拟工业设计的非物质探索及其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小燕;女娲神话的生命美学意蕴[D];山东大学;2008年
8 栾宜桦;葛洪的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高阳;吕o偯姥Ю砺厶逑笛芯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4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6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