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美感本质论

发布时间:2018-05-10 11:38

  本文选题:生态 + 美感 ; 参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摘要】:生态美感是人类对一种新的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欣赏 ,这种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是美感的更高级的层次 ;它是人类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认识和欣赏 ,是对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和谐、共生的认识和欣赏 ,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认识和欣赏 ,是美感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
[Abstract]:The sense of ecological beauty is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a new aesthetic object, which has experienced a historical process and is a higher level of aesthetic feeling, and it is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vitality of nature by human beings. It is the recogni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equality, harmony and symbiosis between life and lif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n ideal realm of aesthetic feeling.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
【分类号】:B8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鼎生;美是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岗;;理解“技术实践”——基于科学、技术的划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杨淑琴;儒释道精神与中国人的宗教心理[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3 任辉;;生存思想与精神安全的哲学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何玉宏;赵艳艳;;私家车浪潮引发的社会问题与应对策略[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汤天滋;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6 祝娟;;试论科技发展中的伦理向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7 王立;佛经文献与古代小说“照影称王”母题[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3期

8 徐亚杰;红英;;诗意地栖居: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生态美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周晶;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根源初探[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黄杰;;怎样走出大学美学与艺术教育教学的误区[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纪艳彬;;儿童哮喘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纪艳彬;;儿童哮喘的哲学思考[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3 温书斋;;畜产食品安全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畜牧生产中建立与健全动物卫生监管体系的建议[A];第十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2 觉醒;人间佛教的新形式[D];复旦大学;2011年

3 黄雯;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崔小敬;寒山及其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方巍;环境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玲玲;割不断的家园情结[D];西北大学;2011年

3 陈俊荣;汉魏六朝道教仙传故事类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吴芳;女神信仰与艺术[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谷加超;东汉的民间信仰与社会危机[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6 张慧玲;论儒道互补视阈下的杜甫与庄学[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朝宝;利用RNAi技术抗棉蚜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朱婧;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困境及其治理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陆秀春;平果县凤梧壮族师公信仰习俗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陈超;从工程规划选址和工程师价值观的视角看工程伦理学在我国的本土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的审美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李大西;;文化生态美感的特质及对文化发展的启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胡志娜;;自然的回归——品味《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性爱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查干;;人,是自然之子——也来谈《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J];诗歌月刊;2011年02期

6 周玉冰;;大爱无疆——让和谐成为一种力量[J];青苹果;2008年10期

7 王铖;;浅谈美与生命[J];大众心理学;2011年06期

8 流沙;;美感[J];农家之友;2003年02期

9 戴民;武长鹏;余英国;;爱心辉映“和谐中国”[J];老同志之友;2008年05期

10 于丹;;《“和”与“顺”》[J];边疆文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世江;;收入分配不公殃及社会(如铸造业)的和谐与发展[A];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曲培亭;;浅议如何构建企业内在的和谐[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3 杨丽;;辛弃疾农村词中的和谐图景[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制度——如何实现公正与和谐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滕亮;;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A];湖南省卫生经济与信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学术年会专辑[C];2010年

6 唐建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讨论[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白振军;;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沈建中;;树立新课程理念 有效推进班集体建设[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张朝华;;构建新课程下的和谐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贾宁;;浅谈城市色彩修辞与人居环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岛海王集团董事长 冷玉喜;共同目标造就和谐银企关系[N];金融时报;2001年

2 一丁;和谐与茶道[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张业民 许谱槐;美术教育三和谐[N];美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沈谦 本报通讯员 李勇军 赵博生;人鱼鸟能否和谐奏鸣[N];陕西日报;2001年

5 流星;如何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N];安徽经济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孙巍;稳定和谐促发展[N];陕西日报;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N];河北日报;2001年

8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咨询中心 刘华清 何锋;心理治疗:让内心和谐[N];健康报;2001年

9 沐泽;构建和谐生态圈[N];网络世界;2002年

10 马顺生;追求愉悦与和谐[N];安徽经济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德和;以“和”为核心的企业伦理文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杨玉冰;太极拳本体论[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仰和芝;生存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4 谢勇;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云;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冲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陈志英;商业连锁和谐内治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伟;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2年

9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健;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和谐艺术[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政;高校师生关系新问题的反思和对策[D];西南大学;2008年

3 叶菊华;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海英;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红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现代和谐家庭建设的意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俞慧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浅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哲;论技术的人文美追求[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8 吴秉奎;论中西写实主义油画中的“和谐”理念[D];延边大学;2007年

9 朱明;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黄丽;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9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69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0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