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审美的尺度——审美主体素质定位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2 13:55
本文选题:审美主体 + 审美活动 ; 参考:《江海学刊》1999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马列部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孝祥;陈吟;;论美的生成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梁伟丽;;试论音乐的审美对象之含义、特点及获得途径[J];新学术;2007年03期
3 李气纠;李世琴;;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再现——以杜甫《登高》的英译分析为例[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柳传堆;审美距离说[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5 刘晓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移情作用与审美共鸣[J];名作欣赏;1986年02期
6 刘阿娜;历史的呼唤 主体的选择——论郭沫若对惠特曼的选择[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吴s,
本文编号:1878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7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