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古代美学研究的视野调整与范式转换——读《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

发布时间:2018-05-13 06:40

  本文选题:中国古代美学 + 心理美学 ; 参考:《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04期


【摘要】:正 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人员不可谓不多,著述不可谓不丰。但其思路与视野呈现惊人的雷同与相似。社会学模式与哲学模式大体可以概括建国以来的中国古代美学研究。首次将心理学的视野与范式引入古代美学研究并以出色的实绩实现模式转换的,不能不推陶东风所著的《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以下简称《六论》)。因此,《六论》的意义首先倒不在它最先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there are many people and writings. But its train of thought and visual field present astonishing 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The soci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models can generalize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introduce the vision and paradigm of psychology into the study of ancient aesthetics and to realize the mode transformation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push the "six theories of Ancient Chinese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ix theories") by Tao Dongfe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ix theories"). Therefore, the meaning of "six theories" is not the first on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岳,刘文斌;美学研究的一次成功突围——梁一儒的民族审美心理学研究论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金兆钧;音乐质能统一场论假说[J];人民音乐;1987年03期

3 周全田;;论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J];美与时代(下);2010年08期

4 诸天寅;;美学园地的新收获——评介《美学知识丛书》[J];文学评论;1985年01期

5 谭好哲;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他——访鲁枢元、金开诚、童庆炳三教授[J];文史哲;1987年05期

6 周来祥;建国以来美学研究概观[J];文史哲;1984年05期

7 张晶;美学的创化:在中西阐释之间[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郑永格;悟性——对中国古代美学思维特性的当代思考[J];泰安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9 李艳丽;;中国古代意象说的发展[J];美术观察;2007年07期

10 皮朝纲;论“味”——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本质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卫东;;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老年人心理适应的智慧心理学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秦金亮;;论心理学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李红义;;心理的本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芳;贾林祥;;本土化研究——-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黄希庭;时勘;王霞珊;;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编辑说明[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心理学与安全心理学定义、研究的任务和对象[A];安全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王启康;;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的一些意见[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杨建设;左萍;唐贵忠;;论心理学研究对指导征地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意义[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10 陈彦垒;胡竹菁;;思维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的心理学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2 王琦;泛娱乐时代需要怎样的文学精神[N];文艺报;2008年

3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4 万迎春;把握机遇 拓宽领域[N];云南日报;2008年

5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6 齐峰;建构时代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8 邢建昌;从美学研究到审美文化研究[N];文艺报;2000年

9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10 吴士余;文化原点:中国小说美学研究的突破口[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振武;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冯永辉;超越主观与客观的对立[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4 赵苏妙;篮球运动之美学阐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6 张纪梅;七情学说的历史与心理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深;体育课程美学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土家族木制家具美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单永军;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与酒交融现象的美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程云华;虚拟工业设计及其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韩平;奥运会吉祥物的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勋祥;虚拟现实技术与美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江小敏;词句印美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8 刘超;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雯娟;探析艺术创作主体的心境差异对艺术作品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京涛;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工程中的美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82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82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