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育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
本文选题:美育 + 文化传承创新 ; 参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第四大任务,是新时代与新世纪的新要求,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美育的育人作用使其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要发挥其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确立民族自信心是必要前提。为此,应充分认识中西审美文化的特点与优势,从中国当代现实出发,借鉴传统文化精髓,创造新的文化艺术元素,使之走向世界。在此前提下,当代中国美育要充分发挥美育的世界观教育、情感协调、"中介"作用等三大作用,以完成其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任务。
[Abstract]: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s the fourth major tas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new era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e rol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makes it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lay its role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Therefore,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culture, proceed from the contemporary reality of China, draw lessons from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reate new cultural and artistic elements, and make it move towards the world. Under this premis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three roles of world outlook education, emotional coordination and "intermediary" rol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mplete its task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B83-0;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群言;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周良发;;梁漱溟与钱穆的文化观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潘琪;;公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9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丹丹;EI培训对外向型企业营销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在垠;当前大众文化中的反美育倾向[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2 于俊生;;美育在职工文化工作中的社会功能[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3 姚军;美育与新世纪文化产业[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4 张纪;美育与群众文化活动刍议[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彭飞;黄信初;;论美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地位与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宋海蓉;;美育在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7 杨扬;美育和现代化[J];w,
本文编号:1911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1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