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以“和为美”审美理想的同归殊途
本文选题:中西方美学 + 中和 ; 参考:《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摘要】:中西的美学理想范式虽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但总会有一种传统意义的相对恒定和普遍倾向。这一倾向主要是,在对待艺术审美经验一系列内在矛盾时,中国艺术更偏重于"执两用中"的中和之趣,西方艺术更偏重于"寓多于一"的和谐之美,这是中西美学理想的一大差异。但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既要寻找传统文化的合理支持,又要看到各种因素充分对立发展的必要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处的状态下,须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以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但也不能放弃自己独有的特色,成为单向的受动者而被别的文化所遮蔽或消解。
[Abstract]:Although the ideal paradig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is not absolute and invariable, there is always a relatively constant and universal tendency of traditional meaning. This tendency is mainly that, in dealing with a series of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in artistic aesthetic experience, Chinese art is more biased towards the neutralizing interest of "holding on to two uses", and Western art is more biased towards the harmonious beauty of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This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ideals. However,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should look for the reasonable suppo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ee the necessary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factors.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state of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 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harmony but differ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a new harmonious unity. But we must not give up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one-way movers and be obscured or disbanded by other cultures.
【作者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汝虎;;戴震“以情}\情”观的文艺美学价值[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7期
2 席志武;陶水平;;后现代语境下文艺美学学科研究的新探索——读曾繁仁主编的《文艺美学教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陈思羽;;简论审丑的历史演变及美学意义[J];电影评介;2010年07期
4 李妍妍;;新世纪文艺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东方丛刊;2010年02期
5 陈后亮;;怪诞也是一种美吗?——西方怪诞美学研究评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劲松;;文艺美学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时代背景[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刘兴家;;应用文写作动态审美功能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冯宪光;;对“文艺美学”学科的再认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姚文放;;“审美”概念的分析[J];求是学刊;2008年01期
10 武怀扬;;新疆大山水画研究管窥[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崇超;从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看中国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仪奎;试论文学审美中理解的整体性[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剑;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观念与审美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3 哈建军;“新的意象”与“新的诗”[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旭杰;方东美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文钢;重新做一个诗人[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元兵;近30年“文艺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唐君红;巴金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地域特色[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樊朝臣;从审美走向消费:艺术接受的当代嬗变[D];山东大学;2008年
9 尚宪鹏;新世纪中国大陆文艺美学学术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赵,
本文编号:1936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3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