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美是普遍快感的对象

发布时间:2018-05-28 16:53

  本文选题:“美” + 西方美学 ; 参考:《学术月刊》1998年01期


【摘要】:正“美”的双重语义 “美”具有双重语义,一是作名词,指对象性的实体,属于客体。一是作形容词,指“美的”,易言之即“愉快”,它是一种功能性概念,指实体美的功能,显然,“愉快”是种感觉、经验,属于主体所有。通常,当人们面对一个物
[Abstract]:The double meaning of "beauty" has two meanings, one is to be a noun, to refer to the object entity, and to belong to the object. First, as an adjective, referring to "beautiful", changing words that is "pleasant", it is a functional concept, refers to the function of substantive beauty, obviously, "pleasant" is a kind of feeling, experience, belong to the subject. Usually, when people face something,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秦建文,龚东娥;从“美”字看我国古代的审美取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李保英;艺术价值构成中的美和道德[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皇甫晓涛;;符号经济与数字文化的国家创新系统[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4 邓天杰;对“以丑为美”说的质疑[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周万声;现代教学理论与高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0年01期

6 汪济生;自然美:自然的人力化,还是自然的宜人化——从解构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广义自然人化说”入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王莹;关于《周易》经文"道""德"概念的思考[J];周易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唐建军;眼动·视网膜·知觉影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3 高慧宜;傈僳族竹书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6年

7 达默迪纳;老庄著作和巴利语佛经若干词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覃京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魏红;中国古代文字崇拜现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刚;个性化汉字图形视觉语汇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杨皖霖;从国际评分规则的变化论竞技健美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彦;论中国现当代汉语诗歌的造型艺术[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穷;;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上)[J];艺术·生活;200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志宏;;美本质研究将怎样终结——为什么说“美是什么”是伪命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汪济生;;是相映生辉之作,还是自相抵牾之笔?——评实践美学的孪生概念“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志宏;;从“人本质美学观”到“人智能美学观”的理论建构与阐释[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2 高小康 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化冲突时代的都市美学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鉴君;科学发展观的美学内涵[N];金融时报;2005年

4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5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6 黑龙江大学 张园;谢林带我们重回“艺术”[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坤玉;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47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47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