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文学理论:探寻真实的学科回归之路——评杜卫近著《走出审美城》所展现的理论转向

发布时间:2018-05-28 14:47

  本文选题:文学理论 + 文学审美论 ; 参考:《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Abstract]:......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内海忠治 ,刘介人  ,刘耀武;日本战后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伊藤整的文学理论[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2 林宝全;略评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刘广发;陆机及其《文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王光祖;既不是补课 也无法替代——也谈写作课的目的任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卫建林;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中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1980年05期

6 张连第;张戒和《岁寒堂诗话》[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6期

7 钟敬文 ,王松 ,朱宜初 ,吴德辉 ,杨知勇 ,李景江 ,李子贤 ,黄惠q;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间文艺学[J];思想战线;1980年05期

8 童鹰;试论《灵宪》的朴素自然辩证法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3期

9 陈忠;关于“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唯一的源泉”命题的探讨[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3期

10 温承德;帕多瓦大学举行“诙谐:语言和技巧”学术讨论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杰;;走向新世纪,探索新方法(代序)[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张清华;;韩愈的文气说[A];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林伯谦;;韩愈文学理论与佛法行持之研究[A];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4 钱中文;;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晨曦中[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饶龙隼;;传统文论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黄书泉;;不朽的“时文”——重读别林斯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陈雪虎;;批评理论化及其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卢佑诚;;关于古代文论研究的两点看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黄裳裳;;论文学的日常性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之;域外文学为何影响了我们[N];北京日报;2000年

2 省澜;沙龙里讨论先锋性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王文戈;如何读文学?[N];光明日报;2000年

4 张彦哲(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师范院校《文学概论》课程教材建设刍议[N];光明日报;2000年

5 周翠萍;别开生面的人文素质教材[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6 吴江;探讨新世纪文学理论研究走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研究分析部;风平市淡 竞争乏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王宁;面向新世纪的文学和文学理论[N];文汇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俞小石;中国文学理论正走向世界[N];文学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俞小石;“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N];文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红霞;宋代女性文学审美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叶启良;论七月派小说创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江中柱;北朝文人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欧明俊;现代小品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乔建;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晏红;认同与悖离——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生成[D];四川大学;2003年

9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10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震;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崔秀霞;从“性灵”到“尊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左其福;论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D];湘潭大学;2001年

5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爱波;论归有光的抒情散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冬梅;话语变异与文学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冯冠军;中国古代诗论中的“象”[D];新疆大学;2001年

10 丁国旗;走出形式主义的牢笼——什克洛夫斯基后期文艺思想探讨[D];郑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47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47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