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视野中的马尔库塞审美理论
本文选题:马尔库塞 + 乌托邦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摘要】:在当代和谐文化理论视野中重新解读马尔库塞的美学著作,意义深远。马尔库塞揭示了现实政治与审美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审美活动参与构筑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和理想结果。在马尔库塞看来,审美是一个关系到和平、环保、社会和谐等问题的重要人类生存要素。审美活动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学艺术中,而且内化于人类愈来愈高尚的思维方式、物质活动和生产活动之中。充满高尚的审美理想的生存方式不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实现或某种生存现实的状态,而是渐进性的努力方向和渗透性的现实演变,它永远不可能是固定的、完成了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断构建着的。在我国建构和谐社会,提倡社会良性发展的政治环境之下,马尔库塞的思想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bstract]:It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reinterpret Marcuse's aesthetic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harmonious culture theory. Marcuse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stic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and on this basis points out the possibility and ideal result of aesthetic activity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In Marcuse's view, aesthetics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human existence related to pea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harmony. Aesthetic activities not only exist in literature and art, but also internalize in more and more noble way of thinking, material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 way of living full of noble aesthetic ideals is not the realization of a social system or a state of existence reality, but a gradual direction of effort and a permeable evolution of reality, which can never be fixed, completed, But dynamic, developing, constantly building. Under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dvocat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arcuse's though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文,周志艳;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4期
2 李伟;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胜清;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含义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春青;;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茅芽;“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公善;;深情呼唤生活诗学——试论生活存在作为美学的一种新本体[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王雪松;相明;;崇高与人类生存的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崇高的本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李双华;冯梦龙与话本小说的雅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程世波;重复叙事的意义——以民间童话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邹巅;咏物诗的发生及其原品格[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邹元江;;情立世界[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书文;;文艺与革命“经历久远的恋情”——对周扬文艺思想前史的研究[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的反思与生存本体论的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3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4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5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6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7 王凤霞;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傅静;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05年
9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恺;论作为现代艺术表现的反讽[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8 方振军;美国当代园林事务所发展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9 岳国法;意识形态渗透于叙事话语?[D];河南大学;2003年
10 肖智成;中国现代小说与回归自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守昌;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人物评介(四)——法兰克福学派及其重要代表马尔库塞[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2 卞之琳;关于我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无书有序[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3 卿希泰;试论《太平经》的乌托邦思想[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2期
4 冯汉津;从《九三年》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和理想[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4期
5 潘培新;于尔根·哈贝马斯[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6 阿纳托尔·布罗亚德 ,朱晓红;评《资本主义:敌视的根源》[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7 苏星;;文学作品与经济学[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4期
8 M.布尔;;异化、哲学人本学和“马克思批判”[J];世界哲学;1980年01期
9 Г.М.塔夫里江;宣燕音;李树柏;;哈贝马斯的哲学自由主义的社会乌托邦[J];世界哲学;1980年01期
10 M.布尔;郭官义;;异化、哲学人本学和“马克思批判”(续完)[J];世界哲学;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福安敦;白建才;戴红霞;;武f痰拿魈糜胩煳闹覽A];武则天研究论文集[C];1997年
2 朱存明;郑广智;;《人类学美学的崛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孔建英;;关于建构当代艺术心理学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4 杨治经;;毛泽东美学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比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5 久保田文次;;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论[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6 陈德荣;;冯友兰整体主义社会伦理观雏论[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普莱斯;;20世纪初中国对于世界展望之达尔文主义的见解[A];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8 黄明智;;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产业与自然生态——以台南县七股沿海地区为例[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马新国;;主体性、异化与文学艺术——评赫·马尔库塞美学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 吕进;趣说中西文化差异[N];重庆日报;2000年
2 楚尘;缺钙的现代人[N];文学报;2000年
3 ;生活在网络与人文之间[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黄一芳;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批判理论(下)[N];中华新闻报;2000年
5 田忠辉;美学的新贡献[N];人民政协报;2001年
6 冯克利(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除魅世界里的公共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林精华;公共时空的私人话语[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鲁克俭;近年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中的热点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9 张九庆;技术悲观主义和一部名著的诞生[N];科学时报;2002年
10 李青宜;社会的异化[N];学习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周南翼;追寻一个新的理想国: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与辛西娅·奥芝克小说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4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5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6 孟岗;消费时代的身体乌托邦[D];浙江大学;2004年
7 叶君;农村·乡土·家园·荒野[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双利;乌托邦、死亡和历史的终结[D];复旦大学;2004年
9 方秋明;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陈润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想象的现代性[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坚;理想问题的人学思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耘;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胡昌平;“革命+恋爱”小说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汤尧;世纪之交的生活表征——池莉小说创作论[D];安徽大学;2001年
6 董波;对现代主义设计“民主性”的思辨[D];苏州大学;2001年
7 孙志军;历史的中间物——1925—1930年间中国革命小说的描述和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谢萍;幻想乌托邦中的世俗狂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孔翔鸿;艺术的自律与人的解放[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马惠琴;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D];西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55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5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