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与传统审美心理
本文选题:审美心理 + 当代文学 ; 参考:《文学评论》1992年06期
【摘要】:正 审美传统确确实实好象是人们无法摆脱的魔圈,是人们头顶上张开的无形无影的恢恢罗网,或者就是人们生存空间和时间中的一个审美动力场,即使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冲刷,哪怕你是一个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家,它依然在释放它的魔力,隐隐地发生着作用,笼罩着每一个人,环绕着每一颗心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半封建半殖民地跨入了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的审美现象、审美活动、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也相应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性质变化,但是,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和文艺传统的某些方面却依然在发生作用,制约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活动,特别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
[Abstract]:The aesthetic tradition really seems to be the magic circle that people can't get rid of, the invisible net that is open on the top of people's head, or an aesthetic dynamic field in the living space and time of people. Even after the long years of scouring, even if you are one of the most original artists, it is still releasing its magic, vaguely functioning, enveloping everyone, surrounding every soul.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social nature of our country has undergone fundamental changes, from semi-feudal and semi-colonial to socialism, the whole society's aesthetic phenomenon, aesthetic activitie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However, some aspects of the aesthetic tradition and literary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still functioning, restricting people'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of literature and art,
【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长平;;给实践美学以更兴盛的生命力——张玉能美学思想的最新拓进[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林冬松;;“审美共鸣”理论的“误读”与还原[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3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邹华;;近三十年来中国审美主义思潮的三种形态[J];学术月刊;2011年03期
6 盖志平;;孔子的审美境界[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7 罗杰;;审美意识的元形态:原初审美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家友;;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描述质性初探——中国传统美学在中西文化相碰撞初期何啻转向心理美学而未转向哲学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娜;;英汉民族审美心理差异及其语言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李庆本;;美学史方法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王济民;;毛泽东的审美趣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8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雅娟;平凉人的审美心理[N];平凉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2 童伟;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敖玉楣;动漫艺术与中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傅前景;当代中国农民审美心理特点及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吕蕾;电视文化影响下的审美心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友;荀子审美心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朱浩芳;中国传统“象思维”的审美属性[D];郑州大学;2007年
6 张静;由“虚室生白”到“至美至乐”[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樝;商品的审美价值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苟征戈;广告审美与高校审美教育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坤鹏;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审美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韩振宇;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审美疲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78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7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