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即“知音”

发布时间:2018-06-14 16:27

  本文选题:审美 + 艺术哲学 ; 参考:《文艺研究》1993年04期


【摘要】:正 美学理论聚讼纷纭、意见分歧,究其根本,则往往源于对美和审美的本质的认识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如何看待真、善、美之间的关系?美感是源自于人类的自然性或人类动物性的情感,还是源自于其社会性本质的情感?娱乐、欣赏、鉴赏与审美是一致的,还是有差异、有根本的区别?是否可以干脆把娱乐、游戏、欣赏、鉴赏、创作与审美相混淆?是否可以把丑当作审美的对象、把欣赏范畴与审美范畴相等同?艺术哲学与美学之间是否可以划等号?艺术哲学与美学之间仅仅是研究范围——量上的差异,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等等。
[Abstract]:The theory of positive aesthetics is divided, and its root is often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understanding of beauty and aesthetic essence. Specifically, how to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uth, the good,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aesthetic feeling derived from human nature or human animality, or from its social nature? Is entertainment, appreciation, appreciation consistent with aesthetics, or is there a difference,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Can we simply confuse entertainment, games, appreciation, creation and aesthetics? Can ugliness be regarded as the object of aesthetics and the category of appreciation be equal to the category of appreciation? Can the art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be equated?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rt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only in terms of scope and quantity, or is there an essential difference? Wai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知秋;审美即“知音”[J];文艺研究;1993年04期

2 张凌云;从审美探讨美的本质——德国古典美学学习札记[J];中州学刊;1988年04期

3 武认真;戏校语文教学如何诱导学生进入审美[J];戏曲艺术;1990年01期

4 余虹;奥斯维辛之后:审美与入诗──中西审美诗学批判[J];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04期

5 杜书瀛;消闲与文化和审美[J];文艺争鸣;1996年03期

6 杨立元;审美心理结构的探求[J];新东方;1998年04期

7 韩佳卫,赵涛;梦与审美[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江宁,阎健,施文忠;竞技起源与审美刍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9 马一平;审美杂淡[J];美术向导;1999年04期

10 肖兆权;意境审美特色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运;;《水浒传》妇女群象审美新探[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周显昌;;浅谈语文课堂素质教学中的审美[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3 张道一;;中国审美的意蕴[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王晓棠;;要培养观众的审美[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5 谢友福;;动物在英汉谚语中的比喻性用法及其审美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小仪;;消费文化与审美覆盖的三重压迫[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7 杨航卓;;公路景观设计需要平淡朴实的审美[A];2005年全国公路勘察设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道广;;艺术活动及审美对社会文化基调的影响[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9 彭大庆;;当代议论性散文的类型审美[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何伦;沈干;;乳房审美:性、小乳房焦虑与美容矫正[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鄞州中学 王陈香;培养审美的眼睛[N];美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安仲文;开户数下降或致新基金发行“审美疲劳”[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有关“裸”的审美疲劳[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廖全京;真诚——被遗忘的审美前提[N];文艺报;2005年

5 刘金祥;与草原的审美约定[N];文艺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宋广玉;常念如意处,储蓄美和爱[N];南京日报;2008年

7 吕晶田;审美的文化眼光[N];美术报;2005年

8 冯德良;惊世骇俗的审美[N];中国商报;2004年

9 张东;《中国轨道》:构筑新的审美模型[N];解放军报;2002年

10 特约撰稿 马丁;审克劳琛,,是审美还是审丑?[N];中国足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郑宜庸;审美之难——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3 赵苏妙;篮球运动之美学阐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建疆;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D];复旦大学;2004年

6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7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李海燕;世纪之交:现代性伦理与大陆长篇商界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邱志涛;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与价值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远鹏;论大学校园文化在美育中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虎;电视纪实作品摄像艺术的审美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婷婷;我国电视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审美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范瑞红;殷商王畿故地《诗经》“风诗”与殷商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海燕;在“历史”与“现实”间深思与言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汝山;当代时尚模特文化审美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明明;河北梆子唱腔唱法的美学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8 林秀明;知识之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念祖;论生态建筑的审美趋势[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郑楚霞;广告英语汉译中的审美[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8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18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