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美学的理论基

发布时间:2018-06-14 16:53

  本文选题:自然美 + 生态现象学 ; 参考:《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生态美学的学科史可上溯到自然美,其生态中心主义观、突破二元论以及认为现象即为美的思想可从杜威和梅洛-庞蒂那里找到理论根据。杜威的自然经验主义以及倡导的公民环境主义等具有生态审美特征,而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旨在寻求身体在世界(环境)中安置的努力则使生态学获得了现象学的支撑。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范式,也须要批判性地加以认识。
[Abstract]:The subjec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Shi Ke, goes back to natural beauty. Its view of ecocentrism, the breakthrough of dualism and the thought that phenomenon is beauty can be found from Dewey and Melo-Ponty. Dewey's natural empiricism and citizen environmentalism have ecologic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while Melo Ponty's body phenomenology aims to seek body placement in the world (environment), so ecology is supported by phenomenology. As a new paradigm, ecological aesthetics also needs to be critically recognized.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基金】:复旦大学重点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光全;美的特性与数学教学[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程金海;从意味到存在——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发展轨迹[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何林军;;不确定性:象征的基本意义维度[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张尧均;后现代时间性图景——从利奥塔的观点看现代向后现代的过渡[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潘知常;从“家族类似”到“理想类型”——现代美学的再生之路[J];东方论坛;2002年05期

6 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7 陶徽希;;审美体验与直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闫吉青;屠格涅夫少女形象的美学品格[J];俄罗斯文艺;2003年06期

9 高伟;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周国权;审美精神的培育与创新素质的提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陈,

本文编号:2018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18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