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体之美与审美之美
本文选题:美 + 进化 ; 参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摘要】:本文提出了两种美的概念,其一是本体论上的美,,即本体之美;其二是主体论上的美,即审美之美。本体之美是客观的、第一性的,审美之美是主观的、是第二性的。审美之美是生命主体对本体之美建构的结果。从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来看,审美之美先后经历了生理的、本能行为的和意识的等三个层面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concepts of beauty, one is the beauty of ontology, the other is the beauty of subject, that is, the beauty of aesthetics. Noumenon beauty is objective, primary and aesthetic beauty is subjective and secondary. The beauty of aesthetic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y of Noumenon by the subject of life. From the whole evolution of life, aesthetic beauty has experienced three levels: physiology, instinctive behavior and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砚祖;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骆冬青;美学的抗争[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3 殷相印;谈警察规劝性言语的得体性[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4 陈理宣;;论教育理论的审美性——兼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缺乏审美精神的表现[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5 齐梅;柳海民;;教育学原理学科的科学性质与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高进;工科院校音乐教育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崔自默;;老子“为道日损”思想对艺术研究科学化的意义[J];晋中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李醒民;;科学研究活动的类别及其历史变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王志德;;科学与美:受控的科学想象[J];求索;2010年11期
10 邵夏;;论科学中的价值[J];社会科学家;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仿;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邢红静;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贾海龙;科学美学方法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唐娟;论城市导向设计的美学特征[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正垠;永恒的夜莺之歌——济慈《夜莺颂》评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2 罗移山;论《周易》审美思想的生态意蕴[J];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许连军;鉴赏古典诗歌的体式美[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刘香;悲亦美 美亦悲──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创作中独特的悲剧意蕴[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刘艳;《九歌》审美探析[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陈良运;论“善”及古代“美”之功利观成型——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系列之一[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7 李斌;;美的生存论意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8 秦阳闾;美的生成与艺术创造[J];涪陵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9 贺志朴;论美是自由的形式[J];北方论丛;1999年01期
10 徐飞;美即真 真即美──亦论济慈的美学思想[J];重庆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谢旭慧;;喜剧小品的语言美[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悦笛;;美与日常生活:一种现象学关联[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楠;;格律的设计——甲骨文、东巴文的概念设计与应用[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卫红;;整个世界源自于美——费特自然抒情诗的诗性特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保红;魏屹东;;对抽象代数的哲学审视[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蒋燕强;;真、善、美——作文与做人的桥梁[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丽芬;艺术生成于存在[D];武汉大学;2005年
2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3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寇爱林;心向上帝的旅程[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振锋;论现代足球运动的美[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观)及其审美体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伟英;磁州窑白地黑绘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陈小花;爱与美的和谐乐章[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暑明;论沈从文的神性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琼瑛;宪法程序的三维解读[D];湘潭大学;2007年
7 李立如;发现存在之美[D];苏州大学;2008年
8 蒋红雨;论齐白石绘画的童真美[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9 周逢年;创造性与美是视觉传达设计本质属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田娟;美与死之歌[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4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3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