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表层化审美的三重困境
本文选题:日常生活实践 + 审美效果 ; 参考:《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敦卫;;从齐美尔看当代审美文化的内在冲突[J];船山学刊;2009年02期
2 林正新;;论审美时代的审美传播[J];编辑之友;2011年03期
3 黄赞梅;也谈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的转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肖鹰;文化的审美时代[J];浙江学刊;1994年03期
5 龙争;深化对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的认识——“全国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5年01期
6 袁梅;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小资”和“小资情调”[J];齐鲁学刊;2005年05期
7 仇春霖;审美文化与审美设计[J];美与时代;2004年04期
8 田中晖;中国文化转型与审美文化建构[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9 朱晓峰;;从“神圣”到“世俗”——当代审美文化的演变[J];青年文学家;2009年24期
10 李西建;审美文化与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J];浙江学刊;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陆扬;;文艺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刘万里;;论古文学研究中的审美化与科学化(纲要)[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黄京鸿;李辉;;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原理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陈静;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N];文艺报;2004年
3 张晶;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周宪;审美是日常的[N];光明日报;2007年
5 周来祥;《中华审美文化通史》的思想和特点[N];光明日报;2008年
6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9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薛永武;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兴民;秩序、冲突与转变[D];上海大学;2008年
3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金玉萍;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电视使用——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盈;日常生活审美化与都市消费空间[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邹一;大众文化的审美存在与审美现代性批判[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菲;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艺术实践[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4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靳雅茜;浅析后现代景观中的电视审美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晶晶;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电视剧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崔超;网络文化的审美化与审美文化的网络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5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6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