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0年
《全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仲崇宾
【摘要】: 诗歌和音乐在艺术本质上都是抒发人类感情的形式,且程度由浅入深。从外在形式上讲,诗歌同音乐相互融合,诗歌的韵律同音乐的韵律具有内在的联系。两者的韵律的都是适应人的自然生理内在的节奏性,两者都可以唤醒人的内在节奏。 在唐代,诗歌和音乐这两种艺术形式都达到了繁荣的程度。诗歌,在唐代出现了诸如初唐四杰、王维、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隐等众多著名诗人。据统计,唐朝诗人创作的诗歌总数近五万首。音乐,在唐代也取得了极大地成就。唐朝出现了“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唐代音乐管理机构日渐成熟,音乐演奏家数量众多。乐器的种类上和制作工艺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唐代约有50余种大小不同的乐器。在唐朝,各民族之间交融空前发展,唐代中原音乐文化同各少数民族音乐逐渐融合。各地民族歌舞较为盛行。 唐朝诗人对声律的重视,在盛唐时期,诗歌创作同歌诗传唱同时达到了高潮。唐诗同音乐的密切关系还突出表现在,音乐成为唐诗的重要写作素材。唐朝咏乐诗共约600余首,描写器乐演奏的诗篇约300余首,描写听歌赏乐的诗篇共有400首左右。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 首先,唐诗中的描写音乐的诗作,反映出了“和”的审美理想。“和”是诗人音乐审美过程中追求的崇高理想境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本身的“和”;二是诗人的审美心态的“和”;三是诗人和音乐作为审美主客体的“和”,即诗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达到的主客合一的理想境界。 其次,乐器的美学思想,我们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乐器在诗中所展现出来的美学特征与意义,这包括乐器的演奏的环境氛围,面向的对象,演奏音乐的美学特征;乐器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乃至于传统哲学思想的关系;同时各种乐器的演奏美学也成为我们重要的研究对象。诗人主要描绘的是琴,其次是琵琶、筝、笛等。我们将依次对这几种乐器在唐诗中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思想以及它们的演奏美学进行细致深入地探讨。 再次,在唐诗中,有一部分诗作专门写诗人听器乐演奏或看歌舞表演后审美感受的,我们将这些作品成为“音乐诗”。其中以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为代表。这些音乐诗将诗人对音乐美的欣赏与判断的前提条件,音乐审美的一般过程,诗人音乐美感的心理特征,诗人美感各组成要素的呈现等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予以表现。这方面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联想和想象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一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作用,但同时又并生共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促进了诗人完整的审美过程。 总之,唐朝虽然没有出现著名的音乐美学著作,但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这些思想是我国音乐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7.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双霞;;浅析《全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作家;2013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姗姗;司马札及其诗歌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胡洋;中晚唐涉商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瑞;演唱形式下秦腔和陕北民歌的关联性分析[D];四川音乐学院;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友;双生同美 诗乐一家——唐诗与音乐[J];福建艺术;2002年04期
2 韩帼英;唐代音乐诗的表现艺术鉴赏[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苟德培;;从音乐文学的角度看古诗歌之兴衰[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张鹏振;;唐诗中的音乐描写[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舒梅贞;;唐诗“空山”之境的音响美学效果浅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冯晓琦,冯会;浅谈唐诗与音乐的内在联系[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徐良;和: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本体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8 李西林;;唐诗与音乐繁荣问题研究现状评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李扬;唐代音乐诗综论[J];晋阳学刊;1999年03期
10 李海莉;;简论唐诗中的音乐美[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利文;浅谈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定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2 韩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凌善金,鲍静,陆林;试论区域图形的审美价值及表现设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刘文荣;;“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论声乐艺术之美及四大系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7 付敏;;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丁慧琴;;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李翠萍;;论“联想”在交响音乐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纪锦霞;;论音乐的社会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汪小洋;王亚囡;;由序跋看叶圣陶先生对美育的贡献[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郑丹平;;孔子“诗教”探析[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周海燕;;译诗中的“做诗”成分[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5 钟厚涛;;诗何以言志——“诗言志”之意义生成机制的现代观照[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6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韩梅;;张扬个性,追求风格——由《七子之歌》教学导入设计引发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王澍;;刘勰论“为文之初心”——《文心雕龙》文学创作发动论[A];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4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5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高卫东;欧美杨不同品系苗木蒸腾耗水特性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衍军;诗可以群[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丁仪;初中语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郭慧芳;英语教学领域的音乐运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泓阳;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艳艳;侗族鼓楼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凡;大历诗坛上一支独异的花朵——论韦应物诗歌的艺术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袁行霈;唐诗风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诗歌的创作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4 王丽莎;;从陕北民歌的叠音词看陕北的民俗文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5 王育红;;唐代宫怨诗歌及其情感表达[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沈文凡;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新闻传播性[J];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03期
7 葛景春;;唐诗成熟的标志——论杜甫律诗的成就[J];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01期
8 沈文凡;简论大历十才子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的共同趋向[J];东疆学刊;1990年04期
9 蒋寅;在宇文所安之后,如何写唐诗史?[J];读书;2005年04期
10 高玉昆;论唐诗英译[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娜;中唐诗歌新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杨为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杨冰郁;唐诗异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程彦霞;王闿运选批唐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京臣;盛唐中唐诗对宋词影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田田;论唐诗中的风雨意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小爽;从现存唐人选唐诗看唐诗独特风貌[D];河南大学;2011年
3 寇利利;陕北民歌演唱方法对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启示[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刘建峰;陕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海安;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之“别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曲桂敏;学唐诗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筠;唐诗中的胡人形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周意静;黎英海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分析及演唱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寇红霞;黎英海古诗词艺术歌曲《唐诗三首》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俊林;许渊冲英译唐诗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化志;先秦诗乐分合与中国诗歌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2 罗时进;邢蕊杰;;唐诗的哲理叙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崔岳;唐诗宋词中的琵琶艺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李扬;唐代音乐诗综论[J];晋阳学刊;1999年03期
5 杨金忠,刘杨;浅谈唐诗的音乐美[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吴毓清;《谿山琴况》论旨的初步研究[J];音乐研究;1985年01期
7 孙焕英;诗人与音乐(续)[J];人民音乐;1998年05期
8 周畅;唐咏乐诗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9 王凤山;漫谈唐代的音乐与诗歌[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钱志熙;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J];文学评论;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仲德;;陶潜的音乐美学思想[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2 蔡仲德;嵇康《养生论》等篇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3 蔡仲德;;商鞅韩非的音乐美学思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4 辛松;朱亚宗;;孔、墨哲学思想之比较——从音乐美学思想探讨孔、墨哲学思想[J];船山学刊;2006年04期
5 易文颖;;浅析舒曼音乐美学思想特征[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6 高拂晓;;时间的抽象、存在与超越——现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特点述评[J];音乐研究;2006年04期
7 杨和平;;缪天瑞的学术贡献与历史地位[J];中国音乐学;2009年04期
8 李姝;;新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研究述评[J];音乐研究;2010年04期
9 李宝杰;谈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10 李秀莲;补察时政与畅情适性——白居易诗歌与音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之二[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时进;;《全唐诗》编校者叙录[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2 储仲君;;李嘉祐诗疑年[A];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黄震云;;韦庄生年小考[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4 魏露苓;罗莉;;隋唐五代的爱花风习与花卉产销管窥[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宁;;秦民谣探述[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6 赵仲才;;杜牧诗的特色概言[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谢锡龄;黄炽;;《红楼梦》扬州寻踪[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8 郑金洪;;读书促进健康长寿[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9 王丽萍;;从孙敬苦读说起[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10 李长远;;诗歌之乡名不虚传[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冕;[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魏怡勤;[N];扬州日报;2011年
3 张陈;[N];音乐周报;2001年
4 蔡汉斌;[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萍庵;[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叶雪萍;[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7 文化;[N];工人日报;2008年
8 北京 张天行;[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记者 魏运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顾农;[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冉旭;《唐音统签》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范淑英;古意:一种艺术风格的美术考古[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5 轩小杨;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李朝杰;贞观时期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杨波;《唐诗类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黎文丽;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丹;《全唐诗》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刘莉;隋炀帝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崇宾;《全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静亚;《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矛盾统一性[D];河南大学;2010年
3 李明辉;胡戈·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贺林林;嵇康与阮籍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5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贤;《衡曲麈谭》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夏贤智;西方音乐美学情感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颜彬;欧阳修音乐美学思想的重新梳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雪;浅论李贽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流行”因素[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晏雅曼;论波爱修的音乐美学思想[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全唐诗》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