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美育的崇高使命

发布时间:2018-07-10 11:03

  本文选题:大众文化 + 感性沉沦 ; 参考:《求索》2008年10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迅猛发展,并日渐成为当今审美实践的主流。大众文化过于平面化、感官化,过分迎合人性中的感性部分,因而它在解放人的感性的同时,却容易导致大众感性的过度释放与追求,从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单向度的人"。当代中国美育欲拯救感性沉沦中的大众,必须从狭隘的学校美育圈子中走出来,转变为对现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众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现实人生。
[Abstract]:Since 1980's, popular culture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aesthetic practice. Mass culture is too flat and sensual, and overcaters to the perceptual part of human nature. Therefore, while liberating people's sensibility, it can easily lead to the over-release and pursuit of popular sensibility, thus becoming another kind of "unidirectional person". In order to save the people in the middle of sensibility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must be changed from the narrow circle of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to the discovery and solu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o train the masses to treat real life with aesthetic attitude through various ways.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FJY011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田文林;抗拒与变迁:中东经济现代化的多维透视[J];阿拉伯世界;2001年03期

3 何池友;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史鼎新,何明升;网民在线活动研究述论[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7 林建华;论“修正组合型”的自由主义——兼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特点[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8 郑元景,余章宝;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双向维度[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9 刘振怡;;试论媒介文化的冲击和影响[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10 王春英;;浅析反文化对主导文化的建构与消解[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6 赵慧珍;陈玉洪;;从《野鹅》看清教伦理的负面影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8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易崇辉;时间的线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晓玲;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透视[D];苏州大学;2001年

2 齐凌云;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李炜;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杜娟;死与变:论弗·伍尔夫小说中的存在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8 储继红;永恒的潜在的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谢慧英;网络写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绍儒;;美国戏剧概论(续一)[J];戏剧艺术;1981年01期

2 G.路易斯 ,戴侃;通俗文化的作用[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11期

3 Я.马尔库兰 ,于培才;甜蜜的梦,苦涩的泪[J];世界电影;1985年02期

4 姜云生;瑕瑜互见——评甘肃与台湾出版的两本社会学辞典[J];社会;1985年03期

5 本刊编辑部;百期改刊寄语[J];上海戏剧;1985年06期

6 鲍斯马;郭庭珂;施利明;;评拉卡普拉、卡普兰合编:《现代欧洲思想史》[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5期

7 姚蒙;;文化·心态·长时段——当代法国文化史研究一瞥[J];读书;1986年08期

8 唐凯麟;;科学技术革命—人—道德[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01期

9 芝崎好文;贾玉麟;;关于“大城市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8期

10 严先元;;大众传播引起的社会心理矛盾及其调节[J];应用心理学;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星;范阳;;都市与社会流行现象[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戴一江;;浅谈美容师的审美观[A];第四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龙彼德;;邓小平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的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谭志图;;要关注和研究当前文艺“非意识形态化”思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刘淮南;;知识分子文化的凸现与“第三种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朱效梅;;以邓小平理论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佩珍;;嬗变与应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邹兰;;试论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并存条件下文化(艺术)馆的职能作用[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淮南;;知识分子与个体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静;当代文化建设和影视媒介[N];安徽日报;2000年

2 记者 路艳霞;环境剧 雕塑剧悄然露头[N];北京日报;2000年

3 ;关注22种文化形态的嬗变[N];北京日报;2000年

4 本报实习生 王小玲;电影:是大众文化还是贵族消费?[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张学广 西安邮电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哲学博士;广告文化与教育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高欣;21世纪中国高校校园文化走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李东芳;九十年代的文化真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王玉印;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记者 徐志坚;韩国全面接纳日本大众文化[N];法制日报;2000年

10 何二元;唐·吉诃德向武侠小说宣战[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虹;90年代中国电视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华志;第二家庭—家族企业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蔡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丁莉丽;共谋与斗争:“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风景[D];浙江大学;2004年

8 盘剑;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D];浙江大学;2004年

9 王秋海;反对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戴俊潭;电视传播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意识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秀梅;当代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现实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高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两种模式[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青林;当代日本大众文化管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若岚;“华服之秀”:以服装为隐喻的大众文化诗学[D];暨南大学;2000年

5 冯锦芳;电视媒介的当代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英翠;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崔成涛;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黄华军;雷蒙德·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及其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立志;对报纸泛视觉化倾向的思考——90年代报业文化大众化评析[D];暨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13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13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c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