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禅对儒家美学的冲击
[Abstract]:......
【作者单位】: 杭州大学出版社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皮朝纲;《文心雕龙》与老庄思想[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刘文刚;《庄周故里辨》商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皮朝纲;庄子美学思想管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省语言研究会在屯溪召开[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5 ;“灵台无计逃神矢” 新释[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6 唐景福 ,温华;西藏佛教与汉地佛教关系浅谈[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7 王沂暖;关于西藏佛教问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姜光斗 ,顾启;《庖丁解牛》讲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1期
9 陆钦;也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10 王泷;顾恺之的《传神论》[J];美术研究;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怀义;;我国第一个冻结法施工的井筒[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2 刘文英;;评朱熹的“豁然贯通”说[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3 阮忠;;论闻一多的庄子诠释[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4 马奔腾;;闻一多对道家思想的研究[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5 李根蟠;;“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赵复兴;;鄂伦春人的奥伦是巢居的遗存[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7 孙昌武;;中晚唐的禅文学[A];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姜光斗;;论佛学对皎然诗学的深刻影响[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朱国能;;柳宗元诗禅机理趣事探讨[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张清华;;王维与禅宗关系探微——《能禅师碑》和《坛经》比较[A];唐代文学研究(第八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敏;在思想的炼狱里升华[N];中国保险报;2000年
2 符友丰;“气”与五行干支新解[N];中国包装报;2000年
3 许永付;养生须走自己路[N];中国建材报;2000年
4 杨桂青;一棵树的快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代迅;“东学西渐”中的审视[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饶宗颐;我所认识的汉学家[N];光明日报;2000年
7 高岚 申荷永;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0年
8 陈慕泽;多主体系统中的互知[N];光明日报;2000年
9 王生平;谈谈庄子、尼采的“人自然化”思想[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文尚;现代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马叙伦[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释清决;越南禅宗史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冯文坤;“自然”思微与诗学再识[D];苏州大学;2002年
3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令原;先秦时代几个重要文论范畴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6 王丽梅;《庄子》内篇思想与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林新年;《祖堂集》动态助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张君梅;从玄解到证悟[D];复旦大学;2004年
9 程群;智榃禅学探微[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焕忠;佛性论与儒家人性论重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小琴;试论庄子的隐喻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敏;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INNER CHAPTERS OF CHUANG-TZU[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林春;生命的皈依与迷途[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6 罗翔;论庄子的自由观[D];湘潭大学;2001年
7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强海滨;庄子心理健康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吴永强;论庄子的人生观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赵丽君;试析“和”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31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3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