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关于“肯定美学”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8-09-09 08:27
【摘要】:我们对"肯定美学"有一定的误解,"肯定美学"与"批评美学"相对,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态度。它强调对自然的一种热爱与尊敬,强调对完美自然的一种信仰。作为一个美学论题,它所反对的自然审美观念是"如画";作为一个伦理学论题,它所吁求的是一种德性伦理。卡尔松的贡献就在于,科学世界观对肯定美学提供证明。只要我们还持有科学的世界观,卡尔松的科学证明就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
[Abstract]:We hav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affirmation aesthetics", which is a kind of attitude towards nature in contrast to "positive aesthetics" and "critical aesthetics". It emphasizes a love and respect for nature and a belief in perfect nature. As an aesthetic topic, it opposes the concept of "picturesque"; as an ethical topic, it calls for a moral ethics. Karlsson's contribution is that the scientific worldview provides proof of positive aesthetics. As long as we hold a scientific worldview, Karlsson's scientific proof has indelible value.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天津市2008年度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D08053)“环境美学的理论之维”研究成果
【分类号】:B8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红梅;自然全美——一个令人置疑的环境美学观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惠敏;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区域发展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吴新颖;当代青年价值观构建与培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景华;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李剑;土地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7 李洁;论梭罗与中国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秋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权的历史梳理与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玉荣;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重新确立自然的本体论地位[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峰;骑在道德围墙上的学校教师——教师的伦理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曦怡;笛福与图尼埃笔下鲁滨逊形象的生态学解读[D];湘潭大学;2009年

3 汪琳琳;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刘艳芹;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陆璐;论艺术教育与公民全面发展[D];华侨大学;2009年

6 高春芳;孤独与探寻中的旷野呼告[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王芳;传统与认同[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顾丽霞;3-6岁幼儿生命教育内容与方法适宜性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张凯;以林泉高致为视角探析中国古典园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王丹凤;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及其时代意蕴[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锋;自然全美: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观念[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彭锋;“自然全美”及其科学证明──评卡尔松的“肯定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富兴;;论艾伦·卡尔松的“环境模式”[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张威;;社会伦理和谐的道德基础[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1期

3 张文俊;;《周易》德性伦理思想发微[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周中之;王亚娟;;德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伦理学研究;2010年02期

5 薛富兴;;对肯定美学的论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徐宗良;;德性与伦理规范刍议[J];伦理学研究;2009年03期

7 吕耀怀;;规范伦理、德性伦理及其关联[J];哲学动态;2009年05期

8 姚晓娜;;追寻美德:环境伦理建构的新向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陶倩;刘海云;;志愿精神的德性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杨豹;;当代西方德性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泽环;;《大学》和《政治自由主义》之间[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沈t,

本文编号:2231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31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2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