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唐君毅“心本体”论美学思想论析

发布时间:2018-09-10 12:20
【摘要】:“心本体”论是唐君毅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以人类的心灵活动为“体”,而以各种文化意识为心灵活动之“用”。在唐君毅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心灵和精神的求美活动。人们要真正表现美、欣赏美,不仅需要进行各种文学艺术活动,还要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之仁心来要求自己,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养成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精神。
[Abstract]:The theory of "mind Noumen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ang Junyi's aesthetic thought. In Tang Junyi's view, the meaning of life lies in the activity of seeking beauty in mind and spirit. To truly express beauty and appreciate beauty, people not only need to engage in all kind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but also take the benevolent heart of "the world as a family, China as one person" to demand themselve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ersonality, to cultivate the true and the best. The most beautiful personality spiri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韶颖;;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精神内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2 何仁富;;儒家与中国“人文中心”的文化精神——唐君毅论中国人文精神(上)[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何仁富;;中国文化精神的客观价值及其缺失——唐君毅论中国人文精神(中)[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何仁富;;中西人文精神的会通及中国文化精神的重建——唐君毅论中国人文精神(下)[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于均刚;徐伟军;;论武德重塑之急需以及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曾凡浏;;大学人文精神构建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期

7 熊吕茂;;论唐君毅的科学观[J];武陵学刊;2010年02期

8 刘文华;;成就科学,先要尊重科学——兼对“非典”研究的个案分析[J];沧桑;2010年10期

9 袁月;;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现代新儒学的转型——人文教育思想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3期

10 赖功欧;;唐君毅的船山论[J];船山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燕;;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下的民营企业文化创新[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2 胡岩;重建理想的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延梅;在自觉、互动和对话中传承民族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苟安经;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沈小勇;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思想论衡[D];苏州大学;2011年

9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明华;对审美生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远鑫;朱子诗歌之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钱玉君;现代新儒家思潮的传播与当代青年[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6 田芳;道德自我与心灵九境—唐君毅人生哲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奕兵;新课程视域下地理课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永刚;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静;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董甲河;唐君毅生死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齐勇;论唐君毅的文化哲学[J];求是学刊;1993年04期

2 方松华;忻剑飞;;唐君毅[J];探索与争鸣;1987年04期

3 刘国强;;唐君毅文化哲学要义[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王泽应;唐君毅的“伦理开新说”论评[J];求索;1994年01期

5 骆为荣;一代宗师 志业千秋——唐君毅先生事略[J];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唐端正;唐君毅先生论儒佛之辨[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何仁富;唐君毅之人生境界论[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8 张波;唐君毅人文主义的科学发展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9 梁燕城;后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化——从福珂到唐君毅[J];开放时代;1997年01期

10 马晓英;;“唐君毅思想与当今世界研讨会”综述[J];中国哲学史;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义;;五四:一种新文化哲学的考察[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慧玲;李阳;;文化哲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与文化校园[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政文;;从批判哲学走向文化哲学——论李凯尔特对康德的四个转向[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4 樊志辉;;“文”是如何“化”的,以及如何“化”“文”——后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哲学“断想”[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5 陈虎腾;;论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哲学的救赎意义[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冯霞;;当代体育价值观的文化哲学阐释[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洪晓楠;;科学现代性的文化哲学话语——《科学文化哲学研究》简介[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涂可国;;保持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合理张力——一种社会文化哲学的分析框架[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锦全;;当代海外新儒学思潮的历史评价[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10 朱人求;;文化实践与文化重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阐释[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丁立群;文化总体性与文化哲学[N];光明日报;2009年

2 ;文化哲学:一种哲学理解范式[N];光明日报;2010年

3 丁立群;文化哲学:一种哲学理解范式[N];光明日报;2010年

4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何萍;文化哲学的哲学史论题[N];光明日报;201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李鹏程;文化哲学何以成立[N];光明日报;2011年

6 邴正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文化哲学的“三位一体”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李鹏程;文化哲学何以成立[N];太行日报;2011年

8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霍桂桓;文化哲学:是什么和为什么[N];光明日报;2011年

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肖启明;唐君毅作品系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刘振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岩;重建理想的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年

3 周景春;中国大学理念的文化哲学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怡心;从道德自我到心灵境界——唐君毅形上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5 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云江;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王宏宇;文化哲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刘振怡;新康德主义与文化哲学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本京;唐君毅论儒学宗教性[D];兰州大学;2010年

2 韩建夫;唐君毅境界说之感通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申欢;唐君毅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4 徐宏伟;唐君毅“心本体”道德教育哲学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董甲河;唐君毅生死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雅琼;唐君毅先秦儒道道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田芳;道德自我与心灵九境—唐君毅人生哲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丽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哲学[D];吉林大学;2004年

9 陈芷烨;唐君毅宗教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10 胡长栓;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34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34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