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巴什拉的诗意想象论及其美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8-09-10 15:10
【摘要】:巴什拉提出诗意想象论不仅克服了传统想象论的二元对立的不足,而且也纠正了现象学主观性的毛病,认为想象是想象的主体和想象的客体之间的不断的相互作用。这一思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想象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物质的想象和动态的想象;想象的表达作用。巴什拉诗意想象论的美学意义在于承认想象的整合作用,使人不断地高于自己生活着。
[Abstract]:Bashra's theory of poetic imagination not only overcomes the deficiency of dualistic opposition of traditional theory of imagination, but also corrects the defect of phenomenological subjectivity, which holds that imagination is the const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of imagination and the object of imagination. This thought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subjectiv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 of imagination, the imagination of matter and dynamic imagin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expression of imagination.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Bashra's poetic imagination theory lies in admitting the integration function of imagination and making people live higher than themselves.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社科项目(项目编号:05FZ34)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吉猛;文学本质研究的六个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熊振均;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自由观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王平文;一道难以穷究的命题——探讨人的本质的困难与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4 王学谦,张福贵;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何元国;孔子的“仁”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之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江龙;哲理性 连贯性 真实性──对萨特戏剧内容的几点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刘莘;;《苍蝇》与萨特中期思想[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的功能特征与风格特征[J];辞书研究;2004年05期

10 刘慧;高校德育工作中美育的战略意义及实施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罗显勇;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7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登凯;狂欢——生命之舞[D];西北大学;2001年

2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展辉;文艺新思维论纲[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龚举善;走过世纪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小洁;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中的视觉特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舒晓峰;生命的幻象 真性的回归[D];安徽大学;2003年

8 时宏宇;巴金小说美学思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仕奎;人生价值的多元考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正锋;沈从文:存在的危机与生命的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34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34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