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美学理论中的主体观和身体意象
[Abstract]:From the standpoint of body subject theory,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wo series of body images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aesthetics: subject series and object series, and reveals the deficiency of the two kinds of body images and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system.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body aesthetics sho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body subjectivity and construct body images commensurate with the complexity, richness and creativity of the bod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9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卓;影像的生命——德勒兹电影事件美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J];哲学研究;2004年04期
2 张再林;;身体美学 返本开新中华文明的美育文化[J];文明;2010年12期
3 文洁华,胡笳;身体的回归:弗朗西斯·培根隐晦的身体与儒家身体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4 刘文良;焦剑梅;;视听时代背景下身体美学的误区[J];美与时代(上);2011年07期
5 许定国;;王船山身体美学观与身体审美体验创造[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王佳;;从裸体艺术到身体写作——试论身体美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7期
7 R.舒斯特曼;刘检;;身体美学与乌托邦式身体[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8 程相占;;身体美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从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谈起[J];文艺争鸣;2010年09期
9 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倪宇仪;;自我作对的身体美学[J];魅力中国;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雪;;人与“绝对”的较量——戈麦用诗歌与人生演绎死亡[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秀泉;;意象疗法治验实例[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郭英珍;;隐喻的语用文化对比与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祝菊贤;;论魏晋南朝诗歌宣叙意象的美学特征[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刘新文;;笛子类的意象在北宋诗词名篇中的作用[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丛滋杭;;论艾略特早期诗歌的沟通障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桂荣;;归趋新的审美维度——方方近作的诗学特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亚岚;王文轲;;词中之月与生命之月——简析李煜词中“月”的意象[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9 王士芬;张瑞兰;彭聃龄;;汉字意象值与意义值的测定[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10 李世庆;;城市设计的准则:以“公众意象”为本——以上海市鲁迅公园附近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西来 陈建功 韩作荣 李小雨 毕胜 文羽 张同吾 吴义勤;他按准了时代的脉搏[N];文艺报;2010年
2 邵振国;撒网于湍急的水面[N];文艺报;2011年
3 刘新文;北宋诗词中的笛子类意象[N];光明日报;2004年
4 朱先树;短诗的魅力[N];文艺报;2006年
5 记者 刘秀娟;鲁院高研班举办诗歌研讨会[N];文艺报;2009年
6 记者 李静;神韵注油彩 成竹生意象[N];东营日报;2010年
7 林木;杜泳樵油画的东方意象境界[N];经济日报;2001年
8 余凤高;浪漫主义者的肺结核病意象[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陈云;形象 意象 兴象[N];美术报;2007年
10 杨飞云;具像中的意象参与[N];中国文化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兴宝;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鲁杰;中医意象思维的心理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明;“医者意也”的心理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许晓晴;中古隐逸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梁笑梅;壮丽的歌者:余光中诗论[D];苏州大学;2004年
7 刘智跃;颓圮的边界与生命的回响[D];苏州大学;2006年
8 罗燕萍;宋词与园林[D];苏州大学;2006年
9 刘德林;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莉;劳伦斯诗歌中意象之表现及性爱之描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骏;从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看英国文学中的荒岛意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仝铮铮;无边的悲怆与苍凉[D];扬州大学;2002年
4 邓月萍;论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英译[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纯尘;余华小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石健;从个人到众人的艰难跋涉[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代球;汉语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及意象的翻译:功能翻译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常金莲;《金瓶梅》意象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9 黄善文;林景熙诗歌意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姬琳;商业步行街景观的“意” 与“象”[D];江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70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70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