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为何重译《美学的理论》——《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编翻译札记

发布时间:2018-10-30 17:47
【摘要】:朱光潜先生早在1947年就译出《美学原理》,他在介绍和研究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上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永远铭记他的历史性功绩。然而,实事求是地说,朱译本受时代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
[Abstract]:Zhu Guangqian translated Aesthetics principles as early as 1947. He has made indeli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study of Croce's aesthetic thought. We must always remember his historic achievements. However, to be realistic,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and errors in Zhu's version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王欣;从形体美的概念看我国大学生形体课的开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祁海文;徐^y:“美育”概念的最早提出者[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4 王芙蓉;我的心呀在高原——论彭斯诗中的回归主题[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5 赵峰;对师范院校油画教学的若干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邓利平,陈丙纯;远离低俗 倡导崇高——媒体传播的审美思考[J];当代传播;2004年03期

7 王黎红,孔宪菊;论《浮士德》中"善"与"恶"及"美"与"丑"的辩证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陈涵平;朱光潜美育思想中的情感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董晔;现实生活向艺术文本的生成——美学源构关系的发生及运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王爱松;从文化影响看“京派”与“海派”的自然形态[J];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5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7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8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9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网络文学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向诤;丰子恺文艺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俞燕;“诗与真”的不倦探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红;中国传统诗教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饶天柱;建筑的雕塑性表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吴志斌;农村科教电视节目的时代特点和创作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9 金中;试析语文课程理念所彰显的学科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静;“五鬼”辨证[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体验意韵美——读《西方美学史》有感[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郭勇健;;在传统文论与现代美学之间——梁启超美学思想新探[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3 周小兵;;自然全美: 新时代的公设——论肯定美学对“自然全美”命题的无法肯定[J];美育学刊;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4 宛小平;;美学史的写作——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是非谈[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张法;美学和文化视野中的“丑”[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4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中;直觉与审美自由[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3 韩红艳;主体的感性之美[D];西北大学;2007年

4 陆赢赢;论朱光潜对克罗齐“直觉说”和“文艺伦理观”的接受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6 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曾利文;克罗齐美学思想探索[D];安徽大学;2006年

8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孙刚;李安宅的美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坤玉;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00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00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