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非情感
[Abstract]: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seduces towards a constant theoretical belief: beauty and emotion constitute the psychological chain of human inevitability and logically deduce the proposition that art is emotion. Emotion is limited to the ultimate goal and core value of art. Skepticism aesthetics, on the other hand, takes a spiritual path of negative logic as a thinking tool. It attempts to subvert the trinity of "beauty, emotion and art", which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ries to build. Probe into the objectivity difference in the false subjective logic form of their integrated set of inevitability connection. Skepticism esthetics gives up its meaningless commitment to all the concepts and thinking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t opens up the way of self thinking by negating logic, and distinguishes the l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beauty and emotion. "Beauty", the nihilized poetic existence of the human spirit, is to some extent rejected from the dual aspects of ontology and existentialism. The aesthetic activity of human spirit is neither the active input of emotion nor passive acceptance of emotion; Related to this, the art of human activities to a certain extent does not take emotion as the main content. The purpose of art is not only to convey such a single value and function of emotion. Art, which is the richest and most complicated phenomenon of human spirit and culture, also maintains a certain psychological distance from emotion to some extent, and even presents some unspeakable non-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At the very least, we can preserve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 that the art of keeping a proper distance from emotion is perhaps the purest ar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颜翔林;美即虚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6期
2 颜翔林;论审美崇拜[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武,唐瑛;简析肯定自我与否定自我及其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杜黎;音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方九亿;庞靖;;孔子思想指导下的导师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蔡芸;论广告记忆效应的策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刘列斌;大脑记忆规律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耿宁;;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堂运动积极性的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韩柏光;;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源解析与疏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李秀珊;;想象力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9 许加明;;组织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其形成过程中的公众心理机制探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10 于亮;;不同级别乒乓球运动员感知觉能力与竞技水平的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连递;;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何一澜;;例析高职学生的需要结构特点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跃平;;编辑品格隐性知识层面管理的研究[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4 谷长江;梁承谋;王长生;刘改成;;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的实证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任奇红;吴东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五种气质类型特征的初步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任奇红;吴东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性格特征的初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谷康;窦小霞;;城市滨河公园亲水性设计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方全心;;体育专业院校田径专修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四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4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莫秀铎;无意识决策领域中心理惯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春兴;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于泽;书面韵律信息的作用及其加工机制的即时加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汤长发;跳跃类动作技能表象训练的实效性及其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金龙;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韩婷婷;旅游管理专业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倩;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知超;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鞠霞;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严云;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胡峻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吕彦;常熟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仪;初中语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生巍;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相关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翔林;论审美否定[J];江汉论坛;1998年03期
2 颜翔林;论艺术的非情感性[J];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3 张翠爱;;魅力四射的唐宋词与和谐社会[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郭沂;孔子的情感理论与情感教育思想[J];东岳论丛;1986年03期
5 谭荣祥;;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王伟;;论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颜翔林!上海邯郸路220号邮编:200433;提问与偏离:美学的逻辑选择[J];文艺争鸣;2000年04期
8 孟荣花;论道德感、理智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J];洛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9 姚文放,陈军;设问:为美学涅i玫拿濉障枇帧痘骋陕勖姥А芳蚱繹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10 颜翔林;怀疑论美学:悬置前提的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丽;;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培养[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2 张志和;余烈;;聋生情感的特殊性及其教育诱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阮伟伟;庞志兵;何健;牛景安;;试析军人的情绪情感与人的可靠性[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七卷)[C];2005年
4 郑仁霞;;试论当代秘书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5 潘力峰;潘舸平;;试论欠发达地区少儿艺术教育现代化与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李剑波;;产品设计中的“黑色”情感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俞吾金;;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差异”理论及其启示(发言提纲)[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章亚昕;;跨文化体验与跨地域写作——论叶维廉的情怀与诗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洲;;见山是山?见水是水?[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部高教司原副主任司长、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 王冀生;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王晓朝;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批判[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顾骏;灾难中彰显的民族精神存在[N];解放日报;2008年
4 嘉应学院法律诊所律师 谢长发;经济、文化与留守妇女幸福[N];梅州日报;2011年
5 彭明生;重视情感教育[N];贵州日报;2006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孙锦;“在年轻的深圳具有无限可能性”[N];深圳特区报;2011年
7 《心理学》/杨孝文 译;昏暗环境让人的道德感下降[N];北京科技报;2010年
8 陈肖蕾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绍兴一中分校教师);做真情之人 写真情之文[N];绍兴日报;2007年
9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骏;健康信息情感: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宋 e
本文编号:2300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0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