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兴会:中国古代审美创作灵感论

发布时间:2018-11-14 19:43
【摘要】:“兴会”说的产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文化土壤。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熏陶,遂形成中国人区别于西方重逻辑、重知解、重理性的崇尚自然、侧重感情、重视直觉、注重体验感悟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则造成中国古代作者在进行审美创作构思时最喜欢采用的两种审美观照方式,即:目击道存、遇目辄书与神游默会、妙机其微。从而促使建构在此基础上的中国古代审美创作灵感论从形态学的视角出发,也具有两种形式,即直观感悟式与直觉体悟式。两种形式共存互补以构成中国古代灵感论的思想体系,并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民族特色。
[Abstract]:The theory of "Xinghui"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al soil of ancient China. As a result of the long-term influence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of Chinese people is forme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 in that they emphasize logic, understanding, reason, feeling, intuition and experience. The influence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 psychology thought caused the Chinese ancient author to carry on the esthetic creation idea most to adopt two kinds of esthetic photograph way, namely: the eye clings to the Tao, meets the eye to the book and the god to travel the silent meeting, the wonderful machine is its microcosm. Therefore, the inspiration theory of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 creation based on this foundation also has two fo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phology, namely, intuitionistic perception and intuitionistic understanding. The two forms coexis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form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 ancient Chinese inspiration theory and embody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尝试——《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序[J];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2 张松如 ,赵明;论老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3 来新夏;;试论《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的研究对象与划阶段问题[J];学术月刊;1980年08期

4 闻广;;中国古代青铜与锡矿[J];地质论评;1980年04期

5 闻广;;中国古代青铜与锡矿(续)[J];地质论评;1980年05期

6 赵靖;;经济学译名的由来[J];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7 陈文育;;试谈中国古典诗歌对色彩的运用[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邓子琴;;试论四川平武等地区的达布人,为中国古代氐族后裔说[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冯契,丁祯彦;《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一书简评[J];哲学研究;1981年05期

10 康照;中州书画社出版文史知识性刊物《今昔谈》[J];史学月刊;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秀俊;;中国古代优生方法探密[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刘彦威;;中国古代对林木资源的保护[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易谋远;;中国古代民族的形成和发展[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4 汪凤炎;;论中国古代释梦心理学思想[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赵继伦;;论中国古代逻辑类推的思维特征[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6 王克喜;;也说名学[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徐阳春;;论中国古代正名理论的符号学意义[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刘培育;;名辩学与中国古代逻辑[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李先q;;名辩学、逻辑学与符号学[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10 赵继伦;;《墨经》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席泽宗;中国古代无科学吗?[N];北京日报;2000年

2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N];北京日报;2000年

3 韩洪奎;中国古代的旅游[N];中国水运报;2000年

4 袁永明;中国古代玉器与玉文化高级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0年

5 王世征;“尚意”观念的确立[N];中国艺术报;2000年

6 张振华;钻石与男人[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宋靖;难忘的《生活摄影》课[N];光明日报;2000年

8 刘国玉 学良;重在“人学”的文学通史[N];光明日报;2000年

9 吴兴人;中医史上的活雕塑[N];解放日报;2000年

10 方明;墙外开花墙内香[N];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戎;中国古代针灸推拿(按摩)养生保健学术理论及方法学体系研究——兼论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作用机理[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5 邓京力;历史评价论研究——以中国古代评价问题为中心[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孟庆丽;试论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言意观的建构和“言意之辨”的滥觞[D];苏州大学;2002年

8 张勇;中国古代司法官责任制度及其法文化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祁志祥;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异新;拖着历史的长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秦泗阳;制度变迁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晓音;唐代诗歌创作苦吟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丽君;试析“和”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玲宁;从大潮到衰微[D];郑州大学;2001年

6 冯冠军;中国古代诗论中的“象”[D];新疆大学;2001年

7 胡谦;中国古代亲属容隐制度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梁凤荣;中国古代经济法制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9 唐瑛;“妙悟”说的二十世纪研究综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传承[D];西北大学;2002年

10 唐艳华;中国古代诗论中的自然说[D];新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32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32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7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