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图式”——艺术超越性的本源
[Abstract]:Schema is a concept borrowed from Kant and Piaget's philosophical works. As a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formed by human beings in long-term historical practice, "schema" is not only the intermediary of cognitive activities, but also the intermediary of all object activities, including aesthetic activities. "characteristic schema"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mage form of art works and human mind schema, and is the intermediary of aesthetic subject and object. Through "characteristic schema", aesthetic subject and object can achieve true harmony and unity. All the complicated and mysterious phenomena of excellent works of art. Art cre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process of feature discovery and expression.
【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玉整,董莉;创造:人类认识的本质[J];学术论坛;1987年04期
2 张钢成 ,陈卓祥;皮亚杰认识能动性思想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3 郑伟建;试论直觉的本质及发生机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齐界;认识的主体性结构——认知图式及其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2期
5 邱安昌;写作场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6 黄盛华;中西悟性认识的差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林兴宅;论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8 齐界;;认知图式及其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9 齐界;;认识的主体性结构——认知图式及其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J];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10 林兴宅;;“特征图式”——艺术超越性的本源[J];学习与探索;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大松;;论科学创造思维的认知运动机制[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2 杨彦春;;宗教文化与心理治疗的相关问题[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周强;陈祖舜;梅立军;;情境描述的构建方法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4 李银美;;从认知图式看商标翻译-归化,还是异化?[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朱晓芳;佐斌;;群际关系中的多元无知现象(中文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郑文婧;;二元对立图式及语义正极化倾向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刘士林;先验批判:建构稳态性的理性保障机制[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简德彬;文化创新:踏着时代的鼓点前进[N];文艺报;2002年
3 龚红艳、康小勇;模糊设计居住区环境空间[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4 胡晓明 袁进;现代化=世俗化?[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杨永林;面向新世纪的社会语言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傅书华;我们这一代文学写作的优长与不足[N];山西日报;2006年
7 临沂师范学院数学系教授 李红婷;我们该从教学模式中获得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2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红艳;大众媒介传播与受众认知的互动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李慧;村落视野中的民族教育嬗变与区域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立村;在功能对等中促进交流[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李亚员;认知图式、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范玲玲;双宾句的语义、认知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晨;英汉完成体的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7 孙宜晓;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晓霞;现代汉语语篇的词汇衔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聚居地居民对和谐家庭的认知图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6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3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