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宗白华美学与德国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18-12-20 19:06
【摘要】: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受 2 0世纪德国生命哲学的深刻影响 ,主要集中在对艺术与生命美学、艺术与技术理性等问题的思考上。在美学观上 ,他将“生命”一词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进一步对审美体验、艺术想像等美学当中的核心范畴加以分析。面对科技理性给现代人带来的精神危机 ,他认为只有艺术地陶冶心性才能解决。宗白华生命美学观的独特之处在于 ,它建立在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并对西方生命哲学加以整合而成。
[Abstract]:Zong Baihua's aesthetic view of life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German life philosophy in the 20th century, whi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thinking of art and life aesthetics, art and technical rationality and so on. In the view of aesthetics, he takes the word "lif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aesthetic research,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core categories of aesthetics, such a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rtistic imagin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spiritual crisis brought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to modern people, he believes that only artistic cultivation of mind can be solved. Zong Baihua's aesthetic view of life is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life and integrates western philosophy of lif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哲;宋玮;;现代传媒时代审美的变异[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李中平;;论海子的自然之诗和思[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吴卫华;电影《泰坦尼克号》叙事策略及蕴含分析[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陈全黎;审美现代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转型期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阐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李御娇;;返乡:走向诗意的栖居——沈从文湘西镜像世界的诗学审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陈全黎;;论审美个体主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宫爱玲;;现代性的开端——《故事新编》新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晓丽;李薇菡;;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10期

9 王颖;;路学长的电影作者之旅——兼论作者电影[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刘秀丽;;从改良者到革命者——《安徽俗话报》与陈独秀革命思想的成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美妍;当代知识分子小说60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价值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俞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华;;加缪存在主义的渊源探微[J];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刘进;亦张亦合的生命哲学──庄子和尼采哲学的文学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谢志青;肖华安;;生命伦理学及其哲学前提[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4 邱熠;;试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生命哲学[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朱良志;;试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以“生”字为中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2期

6 彭松乔;生命哲学:废名小说艺术观照的底蕴[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孔力秋;;试论劳伦斯小说对生命哲学的探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刁新强;;论柏格森生命哲学及其伦理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9 蒋岳林;;解读鲁迅文学作品中哲学与文学的融合——《野草》[J];山东文学;2006年12期

10 庄伟杰;;身体穿越黑暗现场寻找灵魂的出口——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传达意图之探究[J];名作欣赏;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2 阎嘉;;早期郭沫若与现代生命哲学[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3 崔银河;;内蒙古电视剧三十年[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4 朱松峰;;生命把握生命——狄尔泰哲学的方法论[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陈凡;;从认识论看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划界[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6 蔡震;;“我的诗便是我的生命”——关于生命哲学与郭沫若[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7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陈凡;王桂山;李权时;;从认识论看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划界[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孙峰;;从技术理性到政策属性——规划管理中容积率控制对策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庆熊;;实用主义对理性和文化传统的看法——从罗蒂谈到杜威和胡适[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学泰;要言不繁的生命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孟建伟;科学与生命[N];光明日报;2005年

3 马龙潜 高迎刚;文学的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N];文艺报;2004年

4 中国艺术市场联盟副秘书长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理财中心理事 周岳平 中国艺术市场网主持人 严潇艺;长锋激荡写艺魂[N];美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蔡葩;让海南之旅成为艺术体验之旅[N];海南日报;2010年

6 小青;AOC全球首个旗舰艺术体验馆落户798[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7 李庆霞;理性向技术理性的转化及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8 苏静;构建“以人为本”的生命哲学[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叶飞;二次创作带来新的艺术体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付粉鸽;自然与自由[D];西北大学;2007年

3 赵文力;西美尔货币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冲突[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郭力;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D];河南大学;2002年

5 王树松;论技术合理性[D];东北大学;2005年

6 李国俊;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曾林;论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困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王桂山;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10 姜国峰;人之生命的实践生成论觉解[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锦;从技术理性到理性技术的嬗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卫国;技术理性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穆青;论技术理性与生态文明的价值互补[D];西南大学;2012年

4 孔力秋;试论劳伦斯小说中的生命哲学[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志武;技术理性与文学现代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贾小阳;马尔库塞的后技术理性观述评[D];辽宁大学;2012年

7 汪永保;沈从文小说的生命哲学[D];扬州大学;2003年

8 张晓娟;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9 娜仁高娃;生命哲学视野下的主体性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连敏;无名氏的生命哲学与《无名书》的小说艺术形式[D];华侨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88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88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