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善”及古代“美”之功利观成型——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系列之一

发布时间:2018-12-26 11:05
【摘要】:中国古代与“美”与“真”相关的“善” ,道家是以“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能动作用为“善” ;儒家则以“仁”为“善” ,更具有实践作用与“仁”的行为特征。“善”在道家那里与“美”有间接的关系 ,而儒家在孟子那里 ,则将“善”作为“美”的起点和必备的条件 ,“美”的最高境界是“大而化”、“圣而神”。荀子从“人性恶”观念出发 ,又将赤裸的政教功利输入“善”与“美” ,提出“以道制欲” ,“化性起伪” ,使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学思想之功利观从此成型。
[Abstract]:In ancient China, "goodness" is related to "beauty" and "truth". Taoism regards the inner energy of "Tao" and the active role of "living things" as "good". On the other hand, Confucianism regards benevolence as good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and benevolence. There is an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goodness" and "beauty" in Taoism, while Confucianism regards "goodnes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of "beauty" in Menciu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vil human nature", Xunzi put the naked utility of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to "goodness" and "beauty", and put forward the view of utilitarianism of aesthetic thought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ancient China.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人是追求真善美的主体──人之本质衍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2 王彩云;论柏拉图的人学思想体系[J];济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邹正昌;论文学价值的支点──真善美[J];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4 张冰;试论赵树理的美学思想[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王海明;“应该”概念辩难[J];道德与文明;2001年06期

6 徐难于;善恶观形成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尚九玉;简析宗教的人性论[J];宗教学研究;2001年01期

8 姚晓南;真诚 善意 美情怀——刘子毅散文的审美追求[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雷鸣;略论孔子的美学思想[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2期

10 王瀚;一部表现人类本性的寓言——简析《蝇王》的主题[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沈顺福;;孔子道德形而上学研究[A];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儒学卷)[C];2005年

3 蒋燕强;;真、善、美——作文与做人的桥梁[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修树新;;从《紫色》中透视“善”的内涵[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夫伟;迷失与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庞晋伟;崇善的大学[D];东南大学;2006年

3 田明刚;化身于操心和欲望的爱—艾丽斯·莫多克小说的后精神分析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念飞;追求善的起源[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亚芳;论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伦理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怡轩;卢梭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贺文峰;张载人性论简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海英;论培根的社会历史观[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桂花;德性与教化[D];南昌大学;2005年

7 方群;社群主义伦理学考辩[D];苏州大学;2005年

8 杨伟芳;叔本华善恶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海平;别尔嘉耶夫善恶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刘希良;哈耶克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批判[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2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92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