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从西方到中国的“理论旅行”

发布时间:2018-12-27 07:53
【摘要】:文艺美学作为中国独特的美学学科,近年引起了学术界特别的关注。根据赛义德关于西方现代性理论引入东方国家时的"理论旅行"的四个步骤理论,自王国维从日文转移aesthetica为"美学"开始的百年来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出现,有文化传统和文化接受的必然原因。
[Abstract]:As a unique aesthetic discipline in China, literary aesthetics has attracted special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said's four-step theory of "theoretical travel" when the western modernity theory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oriental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since Wang Guowei began to transfer aesthetica from Japanese to "aesthetics" for a hundred years. The emergence of literary aesthetics in China has the inevitable causes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cultural acceptance.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课题《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明珠;论陶诗创作的回归主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董建国;;百花情结入诗来——唐代的嗜花风尚及其对诗歌的影响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仇睿;;晨钟 暮钟 夜半钟——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钟声”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刘志;;悲剧性作品对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6 刘梅芳;;异曲同工:“死水”遥映“恶之花”——论闻一多与波德莱尔诗歌创作美学的趋同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7 王玉娇;鸟意象与陶渊明玄学思想的形成探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牛宏宝;;时间意识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与西方比较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顾建华;简论艺术鉴赏的心理流程[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10 ;论文学史的史学品格[J];北方论丛;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艳;施春宏;;外来词语义的汉语化机制及相关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绛;;《落花》诗所见陈宝琛的晚年心迹[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4 徐清;;中国文化场域中《大地》的经典化问题[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朱维;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接受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赵宝柱;易安体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丽;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文颖;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孔令敬;周弼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玉;现代汉语音译地名用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田田;论唐诗中的风雨意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季庆芝;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反输入[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欢梅;隐喻视角下的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胜;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J];文艺研究;2000年02期

2 张劲松;“文艺美学”何以可能[J];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王岳川;“中国当代文艺美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4 杜书瀛;文艺美学:内在根据与学术理路[J];理论与创作;2003年04期

5 周来祥;三论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和学科定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赵奎英;论文艺美学的规范化与开放性[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刘晟;文艺美学研究对象发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钱中文;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J];文史哲;2001年04期

9 吴功正;中国文艺美学和文化精神[J];江淮论坛;1990年01期

10 蒋述卓;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的进程与前景[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柯汉琳;;文艺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罗中起;;艺术与审美之辩:关于文艺美学的反思(摘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德胜;;文艺美学:“双重变革”与“集体转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曹延;;漫议编排规范化与编辑审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8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10 杨玉东;;精品科技期刊审美价值构成原则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洁;回归实事:政治的美学之维[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纪尧;和谐派美学的创立者[N];光明日报;2003年

3 何树彬;“在家上学”挑战欧美学校教育[N];文汇报;2004年

4 青敏;德固赛的安全美学[N];中国质量报;2003年

5 张黔;物象美学的理论基础[N];光明日报;2003年

6 丰书;电影的美学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丁明豪;生活家靠美学营销实现产业突围[N];中国企业报;2010年

8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北京日报;2003年

9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中国邮政报;2004年

10 吴语 编译;我旅美学者找到非典病毒入侵细胞“门户”[N];大众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7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周俊玲;建筑明器美学论[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10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辉;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D];吉林大学;2006年

2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海长;华兹华斯美学:超越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实;试论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7 苑坤;试论神仙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8 王怀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9 钱正;解读意识形态广告[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杨龙;英语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与审美[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2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92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