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浅述康德美学中的崇高论

发布时间:2019-01-02 17:28
【摘要】:在西方美学史上,康德的崇高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康德对崇高范畴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论分析,并且在其所建立的先验哲学体系中,将这一理论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确立下来。崇高是康德哲学实现由自然到自由、感性到理性过渡的基本中介,作为美学范畴的哲学意义,在康德理论体系思想中得到了真正确立。
[Abstract]:Kant's sublime theory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Kant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ublime category and established this theory as a key link in the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system established by Kant. Sublimity is the basic intermediary of the transition from nature to freedom, sensibility to rationality in Kant's philosophy. As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aesthetic category, it has been truly established in Kant's theoretical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王猛;晚期希腊哲学伦理化倾向的历史根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王金龙;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5 谢晖;论诠释法律的意义整合[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6 李剑;论比较教育的目的性与审美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权雅宁;论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审美追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陈吉猛;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周立;试析服装的性别取向[J];包装工程;2003年01期

10 刘树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民主义哲学[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宏飞;;产品设计中的形与形式[A];2004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av本;;以屈原为例: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问题[A];中国楚辞学(第六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D];四川大学;2002年

4 周建平;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范霄鹏;文化品质[D];清华大学;2003年

7 丁贤善;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叙述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8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郑国庆;落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谢瑾;论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兼评英若诚先生的英译汉戏剧翻译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冯巩;相声艺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孙宁;“文气”的生命内涵与美学意蕴[D];西北大学;2002年

7 张清;论道家哲学的环境伦理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学龙;论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10 高山杉;康德之前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江柱;美学书简——试论徐迟报告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理想与美学观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美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J];汉语学习;1980年06期

3 尤 什科连柯 ,佟景韩;生态学与美学[J];世界美术;1980年01期

4 保 赛道 ,周师铭 ,瀚波;爱森斯坦的美学:一点不同的意见[J];世界电影;1980年02期

5 让 米特里 ,崔君衍 ,徐昭;蒙太奇的心理学[J];世界电影;1980年03期

6 李幼蒸;结构主义与电影美学[J];世界电影;1980年03期

7 A 济西 ,杨纳;创造性地谈创作[J];世界电影;1980年04期

8 詹 纽科姆 ,王卓如;爱森斯坦的美学[J];世界电影;1980年05期

9 叶林;探索舞剧的奥秘[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10 ;电影美学问题的探讨——电影美学讨论会综述[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红珍;李湘涛;;朱瀗的价值及其在自然博物馆中的地位和作用[A];稀世珍禽——朱瀗——’99国际朱瀗保护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闽学研究丛书》编辑说明[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的研究价值[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韦世林;;“得体性原则”的准确定位——《修辞学通论》一议[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6 崔允文;;胎教浅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师长泰;;试谈唐人诗歌创作中的移情作用[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8 朱青君;;开展《电影心理学》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阴国恩;阎国利;李洪玉;;解决“七巧板”问题的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童庆炳;春意姗姗来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陈杏;芭蕾美学和民族情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龚静;重新与宗白华一起散步[N];东方航空报;2000年

5 丰 捷;人文教育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0年

6 乔羽;“终于进入了专家的视野”[N];光明日报;2000年

7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8 记者 蔡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蒙古秘史》[N];光明日报;2000年

9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10 国防工业出版社 新时代出版社 张又栋;科普创作的美学探讨(摘要)[N];科学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史红;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6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8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9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秦予;当代图书编辑美学的理论建构[D];郑州大学;2000年

2 刘德林;主体性的神话与消亡[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蔺熙民;生命节奏——宗白华美学的形上感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蔡益怀;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D];暨南大学;2000年

5 刘琛;类型影片的美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7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8 褚星华;广告艺术的美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梁海钢;审美与自由[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黄怡鹏;“文”的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398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98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