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艺术自律思想研究
[Abstract]: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Marcuse's artistic self-discipline thought,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generation theory, can re-examine the organic position of artistic self-discipline thought in the whole theory. In the theoretical horizon of Marcuse itself, the critical investigation of Marxist aesthetic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his artistic self-discipline thought, and its internal root li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ack of human freedom. Marcuse regards artistic self-discipline as the basic nature of art. People through the art of freedom to achieve spiritual detachment, freedom. Marcuse verifies human freedom with artistic freedom, however, this freedom is limited, and Marcuse only sets up aesthetic utopia for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0AZW001) 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从‘美学的革命’到‘革命的美学’”(项目编号023033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B08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张舒;;从加缪的《局外人》看理性对人的禁锢与异化作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云海;;马尔库塞论审美形式与社会批判[J];长城;2010年04期
2 H·马尔库塞 ,郭巍青;美学的形式[J];现代哲学;1987年S1期
3 陈振明;;评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J];学习与探索;1991年04期
4 吴开明;技术发展的前景——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辩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4期
5 J.墨菲 ,李吟波;艺术与社会领域:法兰克福学派[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9期
6 丁国旗;;论马尔库塞的艺术政治观[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杨晓莲;浅析马尔库塞的艺术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2期
8 王守昌;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人物评介(四)——法兰克福学派及其重要代表马尔库塞[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9 张和平;“人本主义批判”是非现实的批判——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批判”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1998年04期
10 燕宏远;;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J];世界哲学;197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黄皖毅;;单向度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和马克思人学思想比较研究[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3 李本洲;;论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科学思维的批判——兼与马克思科学观比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刘世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5 徐英瑾;;对于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政治哲学进路的初步探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谭浩;;《理性与革命》——读后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几点体会[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傅永军;;现代性、文化救赎与批判理论[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何怀远;;“生产主义批判”的历史和逻辑[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10 叶晓璐;;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技术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和芬伯格技术理论的比较[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沈大明;马尔库塞:用美学的批判救治西方文明弊病[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历史学教授 罗志田;容忍的度量与争个人的自由[N];南方周末;2011年
3 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N];学习时报;2006年
4 张政文(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康德:自救意识与自由精神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4年
5 中央编译局 陈喜贵;“革命”淡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袁贵仁 杨耕;马克思与我们同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鲁克俭;近年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中的热点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8 张绪山;西方人文精神传统与近代科学思维[N];光明日报;2004年
9 邓晓芒;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N];文汇报;2004年
10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程炳生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 丁立群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国有;中国语境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何种面目[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杨;寻求现象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D];复旦大学;2012年
3 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2011年
4 范晓丽;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高海青;从物化批判到技术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孙浔;走向技术民主和文化多元[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丰茂;重建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D];吉林大学;2006年
9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马尔库塞与马克思异化思想之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义新;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元;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代洪宝;技术社会的批判与希望[D];兰州大学;2011年
5 马静;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价值意蕴及当代意义[D];燕山大学;2010年
6 张华强;试论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期玉;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批判理论评析[D];湘潭大学;2003年
8 叶娌燕;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晓红;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的“虚假需求”理论探析[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陈勇;马尔库塞技术合理性批判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99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9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