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视野中的审美经验——以现象学为基点

发布时间:2019-01-06 06:02
【摘要】:生态视野中审美经验的本质是一种家园意识。它来源于现象学对人的有限性研究。生态美学将自然视为人类有限性的终极原因,认为家园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通过生态美学的家园意识,人类就可达到是人类与自我和解。
[Abstract]: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ecological vision is a sense of home. It comes from the study of the finiteness of human beings in phenomenology. Ecological aesthetics regards nature as the ultimate cause of human finiteness, and holds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home is a form of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Through the consciousness of hom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human beings can achiev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mselves and themselve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本人主持的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0FZW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旭阳;许远理;;心理学中的物性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李云飞;;先验还原与现象学的世界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李云飞;;从纯粹自我到习性自我——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引导动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王浩斌;;试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理念的方法论特征[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薛莉;;读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8 吴宗杰;吕庆夏;;中医话语的语言哲学分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朱光明;陈向明;;教育叙述探究与现象学研究之比较——以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10 林少敏;;现代性根基中的隐患——从笛卡尔到康德的自我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薇;;对科技活动的理性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戴劲;;马克思和胡塞尔论生活世界问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3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作为历史哲学的意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9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涛;生活世界与感性世界[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程程;缘何应建立中国女性科学范式[D];东华大学;2011年

5 孟雷;胡塞尔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陈建波;基于生活世界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俊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出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旭芳;回到政治本身[D];兰州大学;2011年

9 田间;对死亡恐惧的世界观防御理论的验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南亦秋;技术的“雅努斯”—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2 李启军;;系统整体创新的生态美学[J];南方文坛;2005年06期

3 罗小平;;生态美学——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J];人民音乐;2010年11期

4 罗小平;;生态美学——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J];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5 李西建;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王素花;科技文阅读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09期

7 魏艳丽;《虹》:寻求一种“诗意的栖居”——对劳伦斯《虹》的生态美学阐释[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赵丹丹;;浅析现代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美学[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9 ;简讯[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10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J];中国美术馆;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灵伦;林昕;;试论人的有限性及其现实意义[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叶四临;;对人的临老关怀的价值估量及其有限性[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赵杰;徐苏宁;;城市化进程下城市生态美的意境创造[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东耀;王大文;;论健康需求的无限性和医学责任的有限性[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璐;;浅析水权市场交易的有限性[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徐溯源;;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价值观[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程宇;陈建先;;构建和谐社会中地方政府的能力之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万茂;李俊梅;;关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王曦;;谈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的关系[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2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N];人民日报;2009年

3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韦鹏雁 本报通讯员 田达欢;生态美学研究的范例[N];广西日报;2011年

6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吴承笃;生态美学的新译介[N];文艺报;2010年

8 牛小侠 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有限性”视域与马克思哲学性质的当代阐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张元端;生态美学与住宅创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李星;探索生态美学建构[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王明丽;中国现代文学生态主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D];兰州大学;2008年

4 吴雨欣;选举民主的有效性与有限性[D];武汉大学;2010年

5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6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靳松;个人、政府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8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10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娟;西方文学中的家园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5 杨津;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文亮;生态美学视域中的20世纪乡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艳霞;宫泽贤治童话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2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02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