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非价值——兼论美与价值的差异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enomenology and skepticism, this paper doubts the cor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aesthetic value, negates the inevi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beauty and value, and holds that "aesthetic value" is a false proposition in the meaning of daily language.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clear away the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which is enveloped in the thinking fog of aesthetics, doubts the beauty and practical, emotional, values and other concepts of logic, but also aesthetic activities as poetic transcenden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颜翔林;美即虚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包庚;略论亚里士多德智慧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龚亮;胡正发;;生态危机根源之博弈分析——以农业生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6 刘治国;曾朝霞;;沈从文与哈代笔下女性形象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刘用军;;理性至上主义与刑事司法解释的命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孔祥田;;“问题”视域之转换——论杜威政治哲学建构的“前问题”[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9 刘忠;关于法官的选任年龄[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10 吴晓玲;;古典自然法:解读洛克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语脉[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强乃社;;历史唯物主义的规范基础——从新康德主义者到哈贝马斯[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振犊;;侵华日军暴行与纳粹暴行原因比较研究初探[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杨联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姚颖;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孙振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行政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选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艳;失衡导致的悲剧—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左传韵;从畏惧的面对到平静的领悟[D];南昌大学;2010年
7 纪娟;从有限生命到无限心灵[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8 和国强;评杜威工具主义真理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宇杰;;浅评胡塞尔的语言现象学[J];才智;2011年18期
2 华有杰;;功能翻译理论中主体和主体间性的现象学考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3 张宇;;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J];世纪桥;2011年13期
4 谢达;侯吉明;;具象表现绘画在中国[J];艺术.生活;2007年05期
5 李碧云;陈宏滨;;经济竞争活动中道德价值的齿接[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6 孙友欣;;水与月的哲思——《前赤壁赋》的现象学解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韩久海;;对当代艺术哲学的批判[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年06期
8 殷之声;;罗曼·茵格尔顿的音乐美学及情感品格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9 傅新毅;;何谓“唯识”?——从现象学的视角看“vij泺apti”(识)的定位[J];中国哲学史;2011年03期
10 淳子;;时间奈何为你停驻[J];黄金时代;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廷国;;现象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牟春;解建峰;;分殊世界,共同关切——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对话的广阔视野[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孔润年;;改革开放30年与价值论伦理学的发展[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4 张廷国;;重建“自然的形而上学”——试论现象学的自然观[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6 李俊科;;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西方价值理论的比较研究[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周晓璐;彭运石;;现象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洪艳;;审美与媒介——影象媒介下的诗意生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丁耘;;关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成中英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陈菁霞;对现象学发展过程的新思考[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子余;时光留下的最为精要东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杨泽文;诗意生存的召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4 高鹏;给品牌注入情感价值[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记者 方珞 通讯员 启超;洁婷:赋予品牌情感价值[N];湖北日报;2011年
6 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 高宣扬;马克斯·舍勒:不遗余力地探究人的奥秘[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孙利天;现象学与我们的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倪梁康 中山大学哲学系;空间构造的现象学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李英华;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N];吉林日报;2008年
10 崔岷;解析劳动价值论的新视角[N];宁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人心之序[D];复旦大学;2007年
2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剑涛;我群与他群中的自我与他人[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尧均;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栾林;胡塞尔后期发生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7 余慧元;一种“纯粹”的经验如何可能?—胡塞尔现象学经验问题的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朱耀平;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本体论转向[D];复旦大学;2003年
9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林丹;王阳明哲学的现象学解读[D];北京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英;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机理及其现象学的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灯;海德格尔“转向”时期关于神的思考[D];北京大学;2007年
3 林栋梁;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向修玉;当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论纲[D];厦门大学;2007年
5 石碧球;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陶国山;现象学与罗曼·英伽登美学[D];苏州大学;2005年
7 邵艳梅;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杨卉;以身体为主体的现象世界[D];吉林大学;2007年
9 顾炯;从内在时间意识到发生现象学——理解胡塞尔现象学的一条进路[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国琳;“空白和未定”与文学翻译[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8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1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