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爱欲解放与审美之维——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9-02-12 22:44
【摘要】:爱欲解放本体论的提出,既是马尔库塞对人性的重新解释,也是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压抑人性的新的集权专制,审美之维则是他提出的爱欲解放之路;在他看来,艺术的美学形式具有自主性、超越性与否定性的特性,具有建构人的新感性的政治潜能。
[Abstract]:The proposition of Eros liberating ontology is not only Marcuse's reinterpretation of human nature, but also his criticism of modern capitalist society. In Marcuse's view, the social system of modern capitalism is a kind of new totalitarian autocracy which suppresses human nature, and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is the road to liberate the desire of love put forward by Marcuse. In his opinion, the aesthetic form of ar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nomy, transcendence and negation, and has the political potential of constructing human's new sensibility.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西方美学简史”(06sjd720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李小娟;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北方论丛;2001年04期

3 徐妍,崔海燕;生命的世俗沦陷——“第三代”诗人生命哲学析疑[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4 罗文东;人道主义的现代阐释[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5 李胜清;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含义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李太平;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7 茅芽;“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张公善;;深情呼唤生活诗学——试论生活存在作为美学的一种新本体[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史修永;;现代性困境与人的幸福——弗洛伊德与马尔库塞幸福观比较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0 程世波;重复叙事的意义——以民间童话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春青;;文学理论的学科性危机及其出路问题[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黄皖毅;;单向度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和马克思人学思想比较研究[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3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傅鹤鸣;论法律的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5年

7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8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浅论文学艺术的真实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文菊;突围,,飞翔与低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华强;试论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海燕;启蒙立场中的生命关怀[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期玉;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批判理论评析[D];湘潭大学;2003年

6 狄俊;审美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江怡;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建静;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荣贤;论技术美及技术产品的怡人化设计[D];广西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守昌;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人物评介(四)——法兰克福学派及其重要代表马尔库塞[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2 潘培新;于尔根·哈贝马斯[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3 M.布尔;;异化、哲学人本学和“马克思批判”[J];世界哲学;1980年01期

4 A1斯祖曼斯基;孟庆时;赵黛仪;;弗洛伊德学说的革命用途[J];世界哲学;1980年03期

5 Ю.А.哈林;;否定之否定规律[J];世界哲学;1980年04期

6 B.波普科夫 ,林玉清;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反对“实践派”的斗争[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7 p.a.勃莱哈特;益良;;评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的批判[J];世界哲学;1982年03期

8 陆象淦;意大利哲学讲坛上的时髦学说——新契约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9期

9 赵越胜;;马尔库塞的《一维的人》(上)[J];哲学动态;1983年04期

10 赵越胜;;马尔库塞的《一维的人》(下)[J];哲学动态;198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建英;;关于建构当代艺术心理学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2 杨治经;;毛泽东美学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比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3 马新国;;主体性、异化与文学艺术——评赫·马尔库塞美学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雨辰;;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初探[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崔自铎;;简论两面人——成克杰现象的哲学思考[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宁媛;;中西“物化”观之比较[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开会;;哈贝马斯对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怀璞;;后现代之虑:技术复制与仿像现实[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雨辰;;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关系[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 吕进;趣说中西文化差异[N];重庆日报;2000年

2 楚尘;缺钙的现代人[N];文学报;2000年

3 ;生活在网络与人文之间[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黄一芳;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批判理论(下)[N];中华新闻报;2000年

5 田忠辉;美学的新贡献[N];人民政协报;2001年

6 冯克利(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除魅世界里的公共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林精华;公共时空的私人话语[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鲁克俭;近年来国内意识形态研究中的热点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9 张九庆;技术悲观主义和一部名著的诞生[N];科学时报;2002年

10 李青宜;社会的异化[N];学习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丰茂;重建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D];吉林大学;2006年

2 刘英杰;科技意识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文钢;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范晓丽;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7 阳海音;科学技术与交往合理化[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翔鸿;艺术的自律与人的解放[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田仁湛;《单向度的人》中的人本思想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张华强;试论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邹强;雅典娜之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长华;爱欲动机·精神医治·女性误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邵晓舟;试论马尔库塞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3年

7 李红梅;对现代文明的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期玉;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批判理论评析[D];湘潭大学;2003年

9 陈义新;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剑凤;从单向度的人走向总体的人[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20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20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