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审美文化和审美心理结构之雏形
[Abstract]: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of the ancesto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do not exist alone, but are chaotic with the activities of material practice and spiritual practice.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of the ancestors went through a long process from vassal to independence. However, even in the aesthetic practice, which is not yet fully in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it is also beginning to sprout the uniqu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f we explore and investigate the trace of the original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pre-Qin poems and article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foreman's aesthetic practice: gradually forming the aesthetic habit which emphasizes on lyric; Simple, simple and meaningful, long aesthetic style; gentle and moderate aesthetic menta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politics and religion, pursue the aesthetic trend of the unity of beauty and goodness; the aesthetic purport of "Fu Bixing". All these aspects (or factors) merging together may present the appearance of th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t that time in the rudimentary state.
【分类号】:B22;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敏,潘明霞;莎剧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马育良;儒门《诗》学中的“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刘小双;;《诗经·周南·卷耳》接受史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刘旺余;;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文体特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赵振洲;;论双关的界定及其与语境的关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甘翠华;;汉英成语修辞特点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周翔;;汉语合音词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乐金声;汉语仿词与英语类比构词之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周俊强;;知识产权概念中“知识”含义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江畅;;幸福、和谐、智慧与优雅:当代幸福主义的视野[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唐旭;;蒙田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郭海龙;;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中的道德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刘新科;;简论雅典教育兴衰的历史原因及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林素英;;论《卫风》夫妇诗中的礼教思想[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9 R壺筧v;;《螽斯》汇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10 张蓬;;哲学主题的历史转换与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意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8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敬;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艺术[D];河北大学;2007年
2 万正辉;委婉语的三维视角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崴嵬;《围城》中人物描写的辞格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徐文姣;“以水取譬”—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水”的概念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琳;基于隐喻的产品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吴琴;从象似性角度谈茶诗英译中“音”与“形”的传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邵磊;大连时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英;田亚梅;;音乐课堂教学是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审美活动[J];大家;2010年18期
2 袁洁玲;;动画之“魅”的流失——动画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负面因素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1期
3 任范松;;论民族审美心理结构[J];学习与探索;1989年06期
4 张玉能;;试论审美心理的动力结构[J];学术月刊;1986年03期
5 李建盛;论审美心理的历时性本体论三维结构[J];东方论坛;1995年01期
6 李钟霖 ,刘应全;筑室之基 操舟之楫——《审美心理学导引》评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7 郝琦;麦清;;文明人的不满与补偿——兼论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徐方;;汪裕雄审美意象理论述评[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王景丽;王伟;;美学视角下口译中的灵感思维[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彭吉象;;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看移情作用——兼与马采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治经;;从炎黄文化的基本特征看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李星良;;人性与人的审美[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邹艳芳;;让学生从审美活动中激发爱国情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高徽南;;高职院校实施审美教育的理论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林振礼;;学报编辑工作的几个问题[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集)[C];2002年
9 凯亚;;论张天福乃当代天才的茶道审美大师[A];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分会成立三周年论文集[C];2007年
10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观简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养生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3 楼昔勇;审美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5 中共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重视审美的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10年
6 群言;联想要走简约商务之路[N];科技日报;2001年
7 张德祥;《审美之旅》收获多[N];人民日报;2008年
8 王玮;创新无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宋刚;“简约行动”在IT168[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叶国标;环保·简约·时尚[N];经济参考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歌;竞技跳水美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5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阚红星;可信软件自动测试成本与风险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任树民;先秦两汉抒情文学的诗性特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9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10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洁;“音乐美学”的学科观念辨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宋国栋;想象的审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赵,
本文编号:2459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59957.html